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2007-12-21 12:41:20)
标签:

手抓羊肉

椒盐

绿皮车

扯乎

西宁

分类: 游乐中国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第一日
 
一、T27---在车上
 
原本想把文章的名字叫做“我离西藏---公里”,可是后来上网一查,西宁到拉萨竟然有2000多公里,想想还是算了--干脆简单、直白一些好了,就叫“第一次去西宁”吧。
 
是的,真的是第一次去西宁;也是第一次距离拉萨那么近(1、那么近,也要2000多公里!2、拉萨,心中的圣地,何时能投入她的怀抱?)。上班十年,足迹遍布西北、中原各大城市,陌生的地区只有西藏和青海。
 
去年,青藏铁路开通的时候,各类新闻媒体曾经大篇幅报道了进藏列车的先进性。可是,在车上看了后却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车身的颜色是绿色的,不是传统的那种四位数“绿皮车”的绿,颜色显得更深一些,也许当他奔驰在青藏高原上时更环保一些。靠近每个卧铺边缘的车身上,有汉、藏文字标识的吸氧口,列车员说:只有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才会供氧。
 
其它的呢?没什么区别了。带着遗憾从早上九点一直晚上7点,除了中间在兰州站下车稍事休整外,我看了一路的风景...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吸氧口--不知道怎么用;自备吸管?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每一处标志都是双语说明--汉、藏一家人。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沿途到处都是不长庄稼的荒地--哎,就是落后啊。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偶尔也能看到一片新绿--视觉疲劳顿然消失。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经停小站,名为“水车湾”--有诗意的名字,却看不到水在哪里。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这一处双层高速也很罕见--不懂意欲何为。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暮色渐浓,距离西宁应该不远了。

 

二、西宁夜色
 
按照习惯,到达一个新的城市后首先要拍一张车站的照片。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西宁--西边,安宁。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广场前的一组雕塑---不清楚是源于什么典故。

 

同事说,是丝绸群雕。不太象啊,怎么看不到骑马的人呢?不争了!天气寒冷,气温已经显示为-15度。扯乎,找宾馆、放行李。

 

三、夜宴
 
早就听说西宁的手抓羊肉味道鲜美、驰名中国。
 
于是,放下行李、收拾妥当后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直奔宾馆的前台、咨询当地姑娘--到哪里吃饭!
 
西宁的地方小吃从某种程度上说与西安的特色小吃有些相似,都是以回民的饮食为主。当然,青海善产羊;关于羊肉的各种做法一直就是特色中的主力,手抓羔羊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手抓”,并不是真正用手去抓。我想,之所以这样称谓,一来可能因为沿袭历史上游牧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另一方面,也因这样能够突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塞北豪迈。
 
这样的手抓,羔羊的肉大都被切成一寸左右宽、三寸左右长的条状,名曰“白条”。用加了佐料(盐?)的水煮过之后,便可以端到桌上等待客人尽情享受了。吃手抓,需蘸上用盐、辣椒面、胡椒等混合而成的椒盐。倘若酒量良好,再喝些自酿的青稞酒,那就更能体会出其中的滋味了。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沙力海--传说中,西宁做“手抓羊肉”最好的饭店。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左--手抓羊肉;右--特色羊脖;下--椒盐。

还有砖茶,咸咸的,具有消食、解腻的功效。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抓饭--松软可口,味道好极了。

 

吃饱了、喝足了,也不觉得冷了。站在户外,零下十几度的风中倒有春风扑面的感觉。才晚上九点多,西宁的街道已经少有人在。匆忙间,随手再拍几张。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市中心街道--门前冷落车马稀

 

第一次去西宁(第一日)

西宁宾馆

 

累了一天,回家睡觉。

明天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