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新常态”下“以不变应万变”

(2015-02-20 09:53:00)
标签:

移动学习

企业大学

业务支持

社会化学习

混合式学习

分类: 杂谈
    去年,在新年祝词中我写下了“2014,做企业学习变革的弄潮儿!”的标题。当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当“新技术”遇上“新人类”,必将引发一场企业学习的革命。今天,我们已经置身于这场革命的“暴风眼”之中。

    2015,面对企业学习与发展的“新常态”,顽固不变将越来越多地碰壁,但同时,也不能胡乱应变、乱打一气——睿智的对策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是指了解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洞悉趋势,顺势而为;“万变”是指不拘泥于某一种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积极应变

    子曰:温故而知新。透过历史的轨迹和当下的热点,我们能洞察到内在的趋势与未来的走向。2014年,企业学习与发展行业可谓热点不断,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架势(《培训》杂志2014年第12期曾策划了专题“印象2014”,刊发了我的2篇文章)。在我看来,在这些热点事件的背后,企业学习与发展革命的趋势是“实现四化”。这个将成为企业学习与发展的“新常态”。

    第一,混合式学习将成为企业学习的标准配置,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成为必备要素

    作为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2014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评选获得专家评委,我有幸审阅了近百份中国一流企业大学申报的资料。这次评选活动参选企业大学和申报项目都创造了历史记录。面对这么多优秀企业的最佳实践,我最突出的感受之一是,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企业人才培养与组织发展项目的基本特征。

    与我这一直观感受相对应的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新人类”的崛起,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不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企业学习体系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因此,这几年,“移动学习”发展迅猛,一直是行业热点,也是2014年最大热点之一(点击链接查看我的文章:《ASTD 2014 ICE关键词:移动学习》)。甚至有国外研究机构指出:相对于传统e-Learning,移动学习正呈现出“蛙跳效应”,即许多企业会越过e-Learning、直接部署移动学习。包括当前炙手可热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从本质上看也是混合式学习。

    但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e-Learning与面授培训组合起来,而将成为企业学习发展专业人士的核心能力,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就像好的大厨一样,你要了解你的顾客(以学习者为中心),知道他们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了解业务需求),据此选择合适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多种学习方法),精心营造就餐的氛围和上菜顺序(系统地设计与交付),争取让客户满意、达到色香味俱佳、膳食平衡的目的(学习与商业结果)。在这方面,很多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将学习融入业务,注重学习的行为转化、业务支持和商业结果

    2014年5月,我赴美国华盛顿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培训行业盛会——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国际会议暨展览(ASTD 2014 ICE)。在我们去之前,这家已有71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培训行业协会组织还叫“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简称ASTD),等到大会正式开幕第二天,它宣布更名为“人才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简称ATD)。

    虽然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差异绝非如此。正所谓“一叶知秋”,在我看来,ASTD更名这一事件彰显了当今培训乃至企业学习与发展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挑战与变革(欲了解更多解读,请查看我的文章《ASTD更名的启示》)。

    的确,从ASTD历年国际会议,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端倪。在《从ASTD 2014大会看学习技术的变与不变》(邱昭良著,《培训》杂志2014年第7期)一文中,我梳理了培训行业的持续热点(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游戏化学习、领导力)以及新的生长点(绩效支持、学习的科学)。其中,贴近业务、支持业务、强化学习的转化与成果,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在我看来,企业大学支持绩效改进有三项策略(详情请参考我的文章《企业大学如何支持绩效改进》):第一,改造正式培训项目,从业务需求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系统地进行设计与交付,注重行为转化,提高学习转化率;第二,成为业务伙伴,以绩效改进项目、行动学习法,采取干预措施,以项目的形式,以类似咨询的方法,进行绩效诊断和提升干预;第三,融入业务,提供绩效支持(performance support)

    对于第一点,今年最突出的亮点之一是从培训到商业结果的“6D模型”,就是这一策略的集中体现;对于第二点,今年持续保持热度的绩效改进和行动学习,以及绩效改进大师哈罗德(业界昵称“哈大爷”)、罗斯维尔(“罗大爷”)频繁来华,倡导从培训到绩效顾问,都是这一策略的表现;对于第三点,虽然对于许多人力资源和培训从业者来说,“绩效支持”还是一个新事物,但“绩效支持”作为ASTD 2014 ICE上的“新的生长点”,是企业学习的“新蓝海”,尤其是当“绩效支持”遇上“移动”,必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发展潜力无穷(参考我的文章:《绩效支持——企业学习的新蓝海》)。就像捷库在顺丰嘿客店事业部的实践一样,业务支持对于嘿客店的快速扩张、对于大规模一线员工培训、工作任务执行、管理沟通以及运营知识管理,都有令人振奋的表现。

    第三,实现线上与线下(简称“O2O”)、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整合”,形成企业学习的体系

    伴随着微博、微信的流行,碎片化学习、“微课”也成为人们争相实践的新策略。考虑到“新人类”的学习特性,我认可这一趋势。但是,正如我所讲的:如果没有体系化,碎片化就是一盘散沙;如果没有碎片化,体系化就是铁板一块。无论是铁板一块,还是一盘散沙,都无法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为此,企业学习需要兼顾碎片化与体系化,平衡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与工具(详情请参考我的文章《构建企业学习体系的“524”法则》)。

    第四,注重学习者的参与,以游戏化、社交化等手段,强化学习运营,实现社会化学习以及工作学习生态圈

    2014年,由我牵头翻译的《新社会化学习》出版,并迅速热销。在我看来,这是社会化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这一趋势的必然表现。在该书导读中,我给出了“你为什么要关注社会化学习”的五个理由。不仅如此,我相信,游戏化、社交化和学习运营将成为企业学习与发展部门必备的一项核心技能,企业的学习与发展将从传统的“重”模式转型“轻”模式,在多个方面发生颠覆性变化。包括:
  • 在不远的将来,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将参与进来,不仅是学习的消费者,也将是知识的生产者(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所称的“Prosumer”);
  • 企业的学习将从依赖于内训师或内容专家(SME)转变为依靠“众包”和集体的智慧;
  • 传统的课程开发、学习地图、SCORM标准,将逐渐让位于碎片化内容、快速迭代与按需学习、更为灵活的Tin Can API标准;
  • 从集中面授到混合式学习,注重学习者的参与与反馈;
  • 游戏化学习将渗透到每一个学习项目的运营乃至课程之中;
    ……也许,阻碍你应变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的心智模式。也许,只要你转变心智模式,就会打开一个新局面。例如,2014年蹿红的京东大学,拥抱互联网思维,创造了“随手拍know-how”、“京东Talk”、“我在京东上大学”等品牌项目,获得了广泛好评。

    展望2015,我认为,上述“四化”都将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展开,这是“不变”,也是企业学习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这样的挑战,身处这场革命的“暴风眼”,一切照旧、不做改变肯定没有出路,我希望更多的朋友以开放的头脑、开放的心灵、开放的意志,拥抱互联网、拥抱新人类,把握企业学习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势而为,并积极创新,引领企业学习的变革,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让学习成为企业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

    未来已来,2015,让我们一起努力!
    衷心祝愿大家羊年大吉、万事如意!

     邱昭良
     2015年2月17日于北京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CKO中国学习型组织网(ChinaCK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