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思考阅读地图

(2013-12-25 20:41:39)
标签:

系统思考

财经

分类: 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作为一门科学和彼得·圣吉所称的“第五项修炼”,并不是简单、一蹴而就的。正如《系统思考》一书作者丹尼斯·舍伍德(Dennis Sherwood)所说:系统思考不是那种宣称“快速见效”的“快餐读物”。相反,要想掌握这项思维技能,既需要勇于创新,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又需要大家持续深入地学习、练习并加以应用。

 

  根据我的经验,最为快捷有效的踏上系统思考修炼之旅的方式,是参加一次2~3天的“系统思考应用实务”培训,不仅能通过专家的讲解、互动体验,快速领悟系统思考的原理与精髓,还能够借助大量的实际案例,学会系统循环图等基本方法与工具,进行大量的动手练习,更能现场获得如何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应用系统思考的“内功心法”。

 

  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参加上述培训的读者来说,想要通过读书来学习系统思考,也是有迹可循的。但是,这的确需要费一番功夫。

 

  尽管近年来“思维类”的书籍大受欢迎,包括全球商业畅销书《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关于脑图、六顶思考帽、水平思考等创新思维类书籍、我翻译的《系统思考》、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等,但目前市场上系统思考相关的书籍较少,即使少量的几本书也偏重于学术化或系统动力学软件建模,涉及应用实务指南性的书籍更为匮乏,尤其是普通读者能够读得懂、学得会的非学术性读物。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大家对系统思考的学习以及应用普及。

 

  基于个人学习心得以及与一些初学者朋友的交流,下面是我整理的“系统思考阅读地图”,供大家学习参考。  

 

http://mmbiz.qpic.cn/mmbiz/eaicsySG30V5FCRe4DeHttT7ZyibJQqyCA1ibSnyrCbw1nHgPI9hLA01cJab5DJMe72eRgwqqL1BSWmwV1icic0Jh4w/0

  

  从入门到精通,我认为大致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 入门阶段

 

  在入门阶段,主要目的是了解系统思考的概念、基本原理,引起学习者深入探究的兴趣,为此读物要写得通俗易懂,简单、有趣。综合上述考虑,我为大家推荐三本基本上是实践导向的或寓言故事类、通俗易懂的读物:

 

http://mmbiz.qpic.cn/mmbiz/eaicsySG30V5FCRe4DeHttT7ZyibJQqyCA0XxRibeEbia9O0j4tXB2ds4dVjAic2jrDCEZbyIa7pQcepfoDDNicyHQ5g/0

 

  1. 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全新修订版)》(第5章),中信出版社,2009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是实践导向、面向经理人的商业畅销书,其中第5章“心灵的转变”不仅简明扼要地阐明了系统思考的精髓,介绍了因果循环、正负反馈和延迟的概念,对于系统思考入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顺便提一下,很多朋友反映,《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并不好读,一口气把它读完并读懂的并不多。因此,我在这里只是从学习系统思考的角度建议大家可以单独阅读其中的第五章,而不是让大家把整本书都读完。

 

  2. 洛·瓜特·丁著,《大鱼吃小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以寓言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系统思考的一些基本理念,并涉及舍本逐末、目标侵蚀、恶性竞争、成长上限等“系统基模”。

 

  3. 哈彻斯著,《冰山的一角》,东方出版社,2004

 

  这是与《第五项修炼》配套的一组寓言类图书,作者大卫·哈彻斯以有趣的寓言故事、漫画,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反馈与因果循环的概念,最后总结提炼,让读者明白了《第五项修炼》书中阐述的道理。

 

    (二)进阶阶段

 

  在理解并掌握了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概念之后,在进阶阶段,主要需要掌握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与工具,以实践应用为主。为此,我向大家推荐面向实践者、讲述系统思考的方法以及应用的书籍。主要包括以下两本:

 

http://mmbiz.qpic.cn/mmbiz/eaicsySG30V5FCRe4DeHttT7ZyibJQqyCAtGvOMIHIKaPtz1vPvsAGUn3xm2CunBRR3jP0kRIbZ56BhpbMRbBd5g/0

 

  1. 丹尼斯·舍伍德著,邱昭良译,《系统思考(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我自1995年通过《第五项修炼》接触到了系统思考,虽能理解书中所讲到的系统思考的道理,但没有掌握这种方法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直到2003年,我由于翻译《系统思考》这本书而掌握了系统思考作为一种方法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诀窍。因此,以我的亲身经验,我认为舍伍德这本书的确可以作为系统思考进阶的首选读物。

  该书以模拟案例引入,带领读者一步步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定义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连接),逐步绘制出因果循环图,让我们看到隐藏在事件(行为)背后的系统结构。该书还包括很多系统循环图应用方面的指南,尤其是对地球生态(“盖亚”)的分析非常精彩。

 

  2. 邱昭良著,《系统思考实践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结合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培训者的心得、与很多系统思考初学者的交流,我历时数年写作完成的《系统思考实践篇》,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应用篇”。

  基础篇介绍了系统思考的基本知识、概念与原理;

  方法篇介绍了三种基本的系统思考方法与工具:系统循环图、系统基模以及系统动力学软件建模;

  应用篇从“修身”(个人)、“齐家”(团队)、“治国”(组织)、“平天下”(社会)四个层面,探讨了系统思考在日常生活与个人发展、团队与项目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以及社会事务与生态等方面的应用实务问题(大多是中国相关的案例),期望大家“举一反三”,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理解、揣摩、领悟系统思考的应用之道。

  

    (三)深入阶段

 

  系统思考的修炼是一个持续的历程,随着你对系统思考原理的理解日渐深入、对工具方法的使用更加熟练,你会有更多的心得和新的发现。为此,系统思考曾指引我去深入研读《易经》、《中庸》、《孙子兵法》等中国古典哲学,去探索系统动力学建模,去了解系统思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因此,我认为,在深入阶段,至少可以分三条途径进行深入探索:从原理上,可以去阅读一些较为学术性或有一定深度的经典读物,包括相关哲学、思维科学;从应用方法上,可以去了解更多关于系统动力学建模、系统基模等方面的专业读物;从应用领域上,可以去了解系统动力学(系统思考)在教育、环保、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专著。

 

  在这方面,推荐大家阅读一些系统思考方面的大家的著作,如系统动力学奠基人Jay Forrester教授及其弟子Denella Meadows、John Sterman等人的著作,包括但不限于:

 

http://mmbiz.qpic.cn/mmbiz/eaicsySG30V5FCRe4DeHttT7ZyibJQqyCA7Wpk78mSian9YUforaJSRToDAv2ag1iaKq3avc62lnzHwKo6SVGIwovg/0

 

  1. 德内拉·梅多斯著,邱昭良译,《系统之美》,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该书其实是系统思考“从入门到精通”必备的宝典之一,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系统思考的基础原理、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而且介绍了它的应用以及实践原则、行动指南。作者是系统动力学大家,绝对值得强力推荐。

 

  2. 约翰·斯特曼著,《商务动态分析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该书英文名称为“Business Dynamics”,是MIT系统动力学专业的指定教材,作者是鼎鼎大名的John Sterman,是研读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经典教材。

 

  3.德内拉·梅多斯等著,《增长的极限(30年纪念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我认为这是一部无法被逾越的系统思考应用典范,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系统”唯一和最好的选择,对于了解系统思考的应用也非常有价值。

 

  还有其他一些著作,出于篇幅或推荐方面的限制未能提及,并不代表这些著作不好或不重要。

 

  总之,希望读者朋友们认识到系统思考的价值,结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偏好,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学习并掌握系统思考的原理、应用,并将其付诸应用,获得睿智,与系统共舞,实现个人、家庭、团队、组织的成功,达成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上述推荐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来信交流,我的邮件是:qiuzl@cko.com.cn。

 

http://mmsns.qpic.cn/mmsns/eaicsySG30V7XKoic4Qj8lwfrJPxkkcibLWRLedCbS4hrF74ogMXHGASQ/0

 

  欲了解邱昭良博士主讲的“系统思考应用实务”精品培训,请咨询:info@cko.com.cn

 

邱博士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uzl

邱博士微博:http://weibo.com/qiuzhaoliang

邱昭良博士微信:ckoclo

中国学习型组织网网址:http://www.cko.com.cn

  

欢迎关注 中国学习型组织网 公众账号 ChinaCKO

看以往文章,请点击主页“查阅历史消息”;

回复“邱昭良”,查看邱博士介绍及著译作;

回复“最新”,查看最新推荐图文信息;

回复“动态”,了解邱博近期相关演讲、课程和会议等活动;

回复“联络+联络事由+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与您沟通;

回复“问题+感兴趣的主题”,我们将尽快回复,并以多种方式与您探讨。

【本台文章均有版权所属,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