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好孩子,先学做好父母(李星文)

标签:
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家长教师必读精彩书评家庭教育育儿 |
分类: 文学 |
南方都市报
人的一生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为人子女,为人伴侣,为人父母。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长大,都得面对教育孩子这一难度系数极高的长期任务。围绕着这一话题,新近出版的《自尊男孩手册》和《自尊女孩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著,田科武译)给出了培养快乐自信孩子的一百条建议。
与市场上花色杂陈的种种亲子教育类图书相比,这两本《手册》表达了一个鲜明的理念:教育父母比教育孩子更重要。如果父母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孩子的成长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歧途。
家长们并非都是教育专家,会懵懂无知地陷入某些误区。家长们各有人性的偏狭和局限,有时会按照自己的惰性行事,有时无法战胜自己的不良趣味,有时被孩子抓住心理的软肋,还有的时候虚荣心膨胀,把孩子当作了招摇的本钱。《手册》中对家长的各种病症都有准确的概括和点击,并给出了战胜错谬的各式“武器”。
假使你是一个家长,你在外头干了一天活儿,回到家里已经精疲力竭。你不想再动脑子想事情,只想坐下来闭目养神。孩子兴冲冲地过来了,缠着让你讲故事或者玩游戏。假使你不愿意睁开沉重的双眼,拒绝或者敷衍了孩子的要求,那你就错了。《手册》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人必须抽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父母的心不在焉会让孩子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他人关注。你一瞬间的自私很可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甚至造成两代人的情感隔阂。
还有的时候,你正在全神贯注地看报纸,孩子拿着自己刚画完的一张画来找你分享,你不舍得放下看了一半的报纸,就头也不抬地回了句“你真棒”,就把孩子打发走了。事实上,你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手册》的要求,赞美孩子需要具体而个性化的语言,如果总是用语焉不详的“你真棒”来应付,孩子将不再以父母的夸奖为荣。
不长记性、重复犯错是孩子的一个特征。作为家长的你并不总是欢天喜地,你也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焦虑,当你看着孩子一次又一次被同一块“小石头”绊倒的时候,你有时候会气不打一处来地大声呵斥,有时候像个碎嘴子一样唠叨和抱怨。你可能很难控制自己的失望情绪,此时你要警醒自己:家长的负面情绪只能吓着孩子,或者增加他们的逆反情绪。对孩子来说,身教胜于言传,示范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你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的责备。
假使你是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家长,你可能会让尽早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哪怕孩子根本就没有为此做好准备;你总想让孩子把握所有机会,并用自己的才艺为大人增光。这时,你又错了,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把自己的趣味强加给孩子,更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圆梦的工具。
假使你是一个心软的家长,尽管你决意不再理会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但总是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闹声中败下阵来,一次次就范。事实上,无休止的让步并不能制止冲突,如果孩子认识到越是逼迫大人越见效,他就会不断向你施加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否定他的无理要求,甚至惩罚他,但绝对不要羞辱他……
作为一个现役的父亲,我一度以为自己是个与孩子打交道的专家,至少是半个。我曾经“攻读”过教育孩子的高头讲章,我有着丰富的对孩子“斗争”的经验,我曾经用“好人好事登记册”成功地激发了孩子的“五讲四美”之心,用“坏人坏事登记册”阻止了孩子诸多淘气、使坏的毛病。然而,两本《手册》看下来,我心下惭愧,冷汗淋漓,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如果不知道学习和总结,太容易犯下那些看似细微、实则巨大的错误。
图书信息:
书名:
《自尊男孩手册:培养快乐自信男孩的100个建议》
《自尊女孩手册:培养快乐自信女孩的100个建议》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5月第一版
作者:[英]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著
译者:田科武
定价: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