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知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真相
(2008-10-13 13:28:12)
标签:
翻译杂感词典性知识生活的真相文化 |
词典在语言翻译中的作用甚为重要。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碰到自己并不熟识的单词、词组、习语和用法,只要不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你查不查词典都无大碍。作为一般的读者,猜对猜错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但是,倘若你是从事专业翻译工作的人,这样的态度是万万要不得的。专业翻译工作者,其职责之一是传播。肩负着这样特殊的使命,倘对那些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字词及用语糊乱猜测、不求甚解,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甚至会贻误他人。
不过,从事专业翻译工作的人,也常会有猜测字词意思的时候。不过,他们不认为这是猜测,而认为自己是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进行科学的推理、联想、分析、判断,以力图达到正确的理解,这至少应该叫推测。
有的时候,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也有一些时候,依据你现有的知识去推断你并不熟识的字词的意思,可能导致你的译文与原文欲表达的真实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我个人以为,一个严谨的翻译工作者,如果遇到自己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必须请教专家或求助于各类语言工具。
不过,现实中,许多专业的翻译工作者也会经常用到推测法,而他们判断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之一是结合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果推测出的意思放在上下文中来检视,没有明显的不顺、不通或者自相矛盾,很多人就会放弃对这些自己并无十足把握的语言难点的穷究。而许多人之所以要查字典,常常是因为无从推测或者依推测而得出的译文读不通或者存在明显自相矛盾的情况。
但翻译之难之一也恰恰在这里:有些用法你并不熟悉,你依据你已有的知识猜测出一个意思,并将之置于上下文中,你会发现,得出的译文字通句顺,意思上也无明显不妥,但实际上,却与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相去甚远。
前些日子抽空读了点《英语世界》。2002年《英语世界》第10期有一篇刘菁健译注、西琼校译的书信体文章:Dear Jessica。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是一个名叫杰娜的医学院的预科生写给她的妹妹杰西卡的信,告诫她要保持纯洁,不单单要保持童贞,而且要有一种纯洁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皮肤接触或口交性行为。这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I guess by growing up in a Christian family and going to a Christian school, we were spared the crash course on certain facts of life.
这句话中说没有什么艰深的用词,因而译者仅对其中的crash course加了注,意为速成课程。因此,译者将整句话翻译成:
我想我们生长在基督教家庭里,上的又是基督教会学校,没学过有关生活的某些真相的速成课。
我当时看到这里,觉得译文还算字句通顺,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不过,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但说不出别扭在什么地方。后来有一天,我很偶然地在《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看到了对固定用语 the facts of life的解释,才知道原译文出了天大的笑话。
《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the facts of life是这样解释的:Details about sexual activity and the way that babies are born.。其对应的中文意思是:性知识,生育常识。如此说来,全句似应译成:
我想我们生长在基督教家庭里,上的又是基督教会学校,没上过有关性知识的速成课程。
与之相似的另外一个用法是 a fact of life。这个固定搭配的意思也不是生活的真相,而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在剑桥词典中的英文解释是这样的:something unpleasant which cannot be avoided. 该词典中还有例文:Going bald is just a fact of life。我们切不可将之译成:谢顶是某种生活的真相,而应将之:谢顶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后来,就the facts of life和a fact of life的意思,我曾询问过多个英语专业科班出身的人,他们几乎百分之百地告诉我说,两者的意思都是生活的真相或者生活的某种真相。这足可以说明,对于那些固定搭配,科班出身的人也掌握得较为有限,也更让我相信猜测法在日常交流和阅读理解中运用之普遍。
这次遭遇让我对翻译及词典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翻译之难有了新的体认。不过,我在此想和其他有志于翻译工作的同志分享这样的一个想法:我希望每一个做翻译的,对于那些吃不准的语言问题,多下一点功夫,多查查词典,多求教求教专家,只有这样,市面上的劣质译作才能少一些,再少一些。也只有这样,读者面对译文的时候,才会对译作怀有更多的信任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