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意境悠然的风情人物画

标签:
山中日月长阿琪散文 |
分类: 杂文随想 |
一幅意境悠然的风情人物画
文/西风
我一般读书很慢,尽量体会初次阅读新鲜和体会文字中包藏的深层内容,以及作者无限倾注的心思和心情。读完阿琪的《山中日月长》散文集好几个星期了,虽然在东奔西走的考察中断断续续读完,但一直有一种难以轻易言诉的沉重和惆怅。阿琪《山中日月长》中的文字,和她以前的作品对比,一如既往呈现了知性女人独有的灵敏度和穿透力,而且让人不由自主的去深度思考男人和女人这个经久不衰的伟大议题。正如她的朋友所评论的:“阿琪是敏感和敏锐的,好刨根问底,对复杂人性狂追不休,为小小善意感怀不已。”因此,才给人以:“深深的叹息、伤感、无奈、怜悯、愤怒、犹豫、悲哀、遗憾、温暖等五味杂陈”的交织和刻骨铭心的感触。
文字是平常的,我们睁眼就可以读到,但把平实的文字做成我们灵魂舌尖上品味的美味佳肴,那是需要多么深邃的思想和多么精炼的手艺啊?阿琪就是这样一位漂泊在北方的江南感性女子,严格点讲是一位多产女性作家。北方的北京郊外因而有阿琪这样的各地知性女子们厮守,就如同北京这座狂躁的钢筋水泥城市郊区有怀柔密云后花园和坝上草原一样让人迟迟不肯尽快逃离。每每想起北京混的这些知性作家、艺术家、为理想追梦年轻生命,我就无比安然,因为他们有意无意成了这座城市的某种灵魂。就像沙漠深处中看到了几株野草和几片绿洲,终究不会感到绝望无度了。阿琪的困惑,阿琪的感伤,阿琪的思乡,阿琪的坚强,何尝不是用心灵的文字敲打着每个受困煎熬的灵魂,实难得的是给女人很多提示,给男人很多思量。没有沉重的教条指引,没有尖锐的评判,尽有的只是优雅、节奏感、韵味、情致和淡淡的调侃。在你不知不觉中在一篇篇文章中领悟到我们最关心的困扰和选择。同如《山中日月长》的介绍:“承载了作者作为一个单身知识女性十年来可以言说的寂寞和忧伤,以及不可以实现的光荣和梦想。辛辣前卫的两性调侃与激情沛然的生活洞见依然是她文字的亮点。但戏谑,嬉笑之余,多了一点冷静的观察和悲悯。岁月的风霜雨剑,沉淀在她的字里行间,她终于在艰涩的世界里找到了宽容,在不完美的人性里看到了温暖和良善。”是这样的,这部作品是她不经意的计划外作品,但好作品往往都很意外。记得她感悟水仙花有毒的经典语句:“花虽如此,人何以堪。这个世界在一天一天地变坏,地震、海啸、环境污染、变异病毒、金融危机、等等,就像摁错门铃的陌生人,不请自来。善良的人们,如果不练就百毒不侵的金刚之身,又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呢?”还有太多很有意思的感悟,再比如:“她这种疯狂的,以命抵命的寻找爱和心灵安宁的方式,对很多男人来说,是天堂。可是对于真心待她的那个男人,也许就是毒药。”你能不思考吗?掩卷之后,不免定会思索写出这些文字的江南女子。
与阿琪网上认识一两年来,虽然从未谋面,但她的文字一直让人期待,她的独立和感悟生活的角度,其实不用过分遗憾什么,世间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拥有如此多被称道的作品,这便是一个人一个作家的全部生命意义。曾记得那句话:你都是埋进埋出的美丽古瓷片,无论什么时候捡起来都可以珍藏和传承。因为瓷片上凝固了那个时期的灵性和血脉。无论经历怎样的惨烈,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见证。记得她的朋友廉声也评:“书中,她不只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许多时候是借着别人的事解剖自己,完全把自己溶入其中。她是那么坦然,那么透明,坦陈内心,吐露私己最真实的情感世界。就像在一个熔炉里,自身也化成了铁矿石与焦炭,在燃烧着,在炙烤着,在熔解,在蜕变。”这样一个善良、睿智、独思、自信和酷爱话剧、喜穿平底鞋、不愿欠猫狗情债、喜养毒水仙花的女子,这本身就是一幅意境悠然的风情人物画,看过就铭刻在一生之中。在此,祝福阿琪开心快乐,作品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