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30总结,并祝福大家新春愉快!

(2012-01-21 23:27:28)
标签:

年终总结

学者

历程

杂谈

分类: 杂文随想

2011年的年30感慨良多,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更感谢长期关注我博客和网文的许多人!今天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回顾了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回顾了自己的成长,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但总体来讲,我问心无愧。

 

随着对我国历史的深入研究,首先我对时局有了自己的认识。对元代瓷器相关的各方面研究和探索,让我清醒的认识到文物研究和文物鉴赏是两项巨大的工程,说简单一点是理论和实践两项工程。要同时具备这两项能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非常人想象的那样简单。

 

做一两件事容易,但要做好一两件事需要付出很多。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关键是自己如何平衡心态,如何给自己坚持的动力和决心。很多的事看开、看淡、看透彻,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这一年,压力很大,每一天都是压力,每一天都是深更半夜,甚至天亮。但我很充实,每天都是激情饱满的投入在自己的目标当中。收藏这个行业,鱼目混杂,什么人都有。而学术研究与收藏相比要清静许多和清苦许多,别希望很多人都理解你,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也不一定都理解你。耐不住寂寞,扛不住诱惑,压不住自己内心的困惑,最好别从事文物学术研究。一些人三两年可以写三五本关于文物收藏的著作,而且是一书就可以成名。但学术研究类的著作也许三五年难以出一部。前者可以自由发挥,后者则需要可靠的史料证据和实物证据,自由发挥的越多,则错误和失误就越多。犯的学术错误越多,则越发要严谨务实。许多书店和一些藏友见到我总问我怎么还没有新书面世?我也着急,可是着急归着急,因为前一部书由于特殊条件和自己的无知,出现许多失误和错误,想起来都很愧疚。所以下一部书尽量错误和失误越少越好。为自己,也为他人负责。

 

今年也是跨向海外进行考察和探寻海外文物回流的尝试,近半年来,除了资金匮乏,进展比较顺利,发现许多原先国内没有发现的文物标本和残整器,我相信一些实力藏家和机构会越来越关注这块。无论是我自己或者是别人,收集的精品(精整器、精残器、精瓷片)才是最终目的,回流的同时,自己可以留存大量一手研究资料,算是两全其美。

 

民间职业考古调查和职业的文物研究这条路,在没有任何外援支持的情况下,何其艰难?家人需要生活,考察和调查需要经费,购买大量陶瓷标本需要经费(资金量最大的一块),购买史料和参考著作需要经费,写作需要经费,出版需要经费,招待朋友和相关领导需要经费,所以免不了一些商业行为(比如有偿鉴定、有偿讲课)。希望朋友们能够理解,不过要放心,我自己有自己的原则和做人的底线:学者求资,取之有道。良知和责任是一个学者起码的道德素养。更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和监督。

 

 

对待父母、家人、朋友,我是欠妥的,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尽忠则不能尽孝,尽义则不能尽情。希望多多理解和原谅,摊上我这个一根茎的人,只能认了。生活有许多种活法,我这种也算其一。

 

我的路,对于民间学者是一种开拓性的尝试。还是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写在深夜........祝福大家新年愉快,龙年大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