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事未了

(2011-12-24 11:49:14)
标签:

收藏

修身

做人

做事

杂谈

分类: 杂文随想

人事未了

文/西风

http://bbscache.artron.net/day_111211/111211211165b5bf0ad5a27c41.jpg
http://bbscache1.artron.net/day_111211/1112112111b2b30acbd335ddd4.jpg

世间的事,万变千化,但都要落场进入历史。世间的人,荣辱沉浮,但都要谢幕进入死亡。人成就了事,事成就了人,人毁掉了事,事毁掉了人。事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人与人,相互转换,相互奴役,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相互陪衬,相互对比。人之所以折腾,只因欲念和希望。人之所以沉寂,只因万念俱灰或思过谋起。事之所以复杂,只因事在人为。人活的心境,事看成败,人心小了,所有事则大,人心大了,所有事则小。也许看透了世事沧桑,心境自然安然无恙。

地球不停的转动,时间不停的流逝,上至盘古,下至如今,绵延数千年,无非都是人和事。王侯将相,平民百姓,改朝换代,推陈出新,谁主江山,难主沉浮之命运。乱世造就豪杰志士,太平造就媚犬之流。文人墨客,经世沧桑而留下无奈的愤世悲切。人活着很难,难在修身,难在养性,难在为事,难在为人,难在创业,难在图业,难在守业,难在放弃,难在平静。诸事难易,决定在修身养性。

修身,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的“修身”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专制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注重自身;墨家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养性:调养性命和性情。是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儒家养性提倡仁德之心可以长寿,《论语·雍也第六》:“仁者寿”。道家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墨家主张兼兼容相爱,“兼爱”有利于自己,不“兼爱”则有害于自身。

有人说,人是万物的主宰。除了天灾,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把万物造成对人类有福祉的东西,但也可能因为愚蠢的行为利用万物而毁灭世界上的生灵。所以人性很重要,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阶段,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无论修身还是养性,在今天的这个功利社会看来都无痛病痒,修身养性被功利主义替代。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不正常的则正常,不道德的则道德,无人性的则人性。恶人谈修身,奸人谈养性。其实修身养性是假,借机做事诈取更多是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这个社会做个为事的好人很难,但做个游夫散客式的自由人还是不难。想想既然如此,如有条件,何不舍弃那些终究要殆害自身的是是非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