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按语: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一句熟悉的诗句似乎诉说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并利用了“檀”木。但诗句中所指的“檀”,古代本有“善木”的意思,其涵盖的木材范围显然要比现在大许多。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关于“紫檀”的明确记载,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古今注》注:“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紫檀记载虽然很早,但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却是始于唐代。全唐诗卷四孟浩然《凉州词》诗云:“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哪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还有《全唐诗》卷十五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赋》:“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篥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又《全唐诗》卷二十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可见紫檀在唐代已经是制作上乘家具和乐器的名贵材料。下面转一篇有关元代使用紫檀的一些内容,也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元代使用紫檀是何等的奢华。
元代宫廷紫檀家具及紫檀宫殿
转自网络(无出处)
紫檀木,是我国传统家具中名贵的用材之一,自古以来便被视为木中极品。由紫檀木打造的家具更是被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存世于今的明清紫檀家具无一不是“材美工巧”的典范之作。历年以来,有关中国传统家具的专著或论文中,有不少篇幅都涉及到了紫檀木及紫檀家具,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代,而对于明清之前的紫檀使用历史论述较少。本文拟就元代宫廷里紫檀的使用情况作一简要论述。
元代领土辽阔,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的多余商品,促使商人的贸易由国内转到国外。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来自元代官僚海外采买以及外藩远人入贡的特产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许多舶来品甚至进入了元朝宫廷。这些进入元朝宫廷的舶来品中,除了犀角、象牙、珍珠、宝石、香料等所谓的专供皇室贵族、权门豪强消费的奢侈品“细货”外,也有一部分是手工业产品所需的珍贵原料,亦黑迷失又称也黑迷失,元畏兀儿人。初充世祖宿卫。至元九年(1272年)、十二年两度出使海外,十八年授荆湖占城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一年,使僧迦剌国(今斯里兰卡)还,复从攻占城。二十四年,使马八儿国(今印度半岛东南部)。复充宿卫。授江淮行省左丞,行泉府太卿。二十九年,以熟悉海道,拜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副史弼侵爪哇,兵败,与史弼等并获罪削职。至大三年(1310年),起为平章政事,集贤院使,领会同馆事,告老家居。
亦黑迷失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可谓“三朝元老”。他奉元廷旨意,数度泛海浮舟,出使外洋,经验丰富,在远赴海外期间,亦黑迷失特意留心于殊方异域的番货、远物、珍宝、奇玩。对于产于西南洋地区的紫檀木,亦黑迷失更是格外倾心。据《元史》记载,亦黑迷失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使马八儿国,取其佛钵舍利,浮海阻风,行一年乃至。得其良医善药,遂以其国人来贡方物,又以私钱购紫檀木殿才并献之。”
马八儿国是印度南部的古国,文献记载马八儿与俱蓝国,是“忻都田地里”(元代对印度次大陆的统称)中“足以纲领诸国”的两个重要国家,与元朝关系密切,自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起,马八儿国多次遣使入元,带来珍珠、象、犀、奇兽等物。马八儿国位于今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Malabar),其地理位置与今天印度西南部的迈索尔(Mysore)接近,而印度西南部正是植物学界公认的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的唯一产地。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的《家具用木材》一书转引《红木》标准的规定,紫檀木类适用的树种只有一种,即“檀香紫檀”:“红木共分八类……其中紫檀木类的适用树种仅一种,为‘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产地:南亚一带的印度南部。”又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先生《中国家具真伪识别》:“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迈索尔邦”。可知,亦黑迷失从印度南部马八儿国购进的紫檀木殿材,应是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也就是今天植物学界中所公认的“小叶紫檀”。
亦黑迷失不辞劳苦,出使重洋,“取佛钵舍利”,“得良医善药”,同时又以重金为皇家进献紫檀木,其一片忠心,深得世祖皇帝的赏识。史载亦黑迷失回国后,“尝侍帝(元世祖忽必烈)于浴室,问曰:‘汝逾海者凡几?’对曰:‘臣四逾海矣。’帝悯其劳,又赐玉带,改资德大夫,遥授江淮行尚书省左丞,行泉府太卿。”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成宗继位,亦黑迷失又于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再次向元朝宫廷进献紫檀木。成宗元贞二年五月丁酉,“也黑迷失(即亦黑迷失)进紫檀,赐钞四千锭。”
(《元史》卷十九,《本纪第十九》,成宗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受到了成宗皇帝的厚赏。
亦黑迷失向元廷进献的这批紫檀木,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据文献记载,元朝的宫殿建筑中有一座紫檀殿,就是采用亦黑迷失进献的紫檀木建筑而成。元朝王士点所撰的《禁扁》一书曾专门记载了元大都各个宫殿的殿名,其内就有“紫檀(西)”殿之名。
元朝大都的宫殿,是陆续修建完成的。“至元十年(公元1271年)十月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十一年(公元1274年)正月朔,宫阙告成,帝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十一月起阁南大殿及东西殿。……至元十八年二月,发侍卫兵完正殿。”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正月,帝御大明殿,右丞相和尔果斯率百官奉玉册玉宝上尊号,诸王百官朝贺如朔旦仪。“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三月……发侍卫兵营紫檀殿。”
元大都宫殿内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而紫檀殿就是其中一座。从“至元二十八年三月……发侍卫兵营紫檀殿”这则史料看,紫檀殿修建年代要晚于元大内其他宫殿,建于至元二十八年。据史书记载,紫檀殿位于大明寝殿的西侧,“大明殿为登极、正旦、寿节会朝之正衙。寝殿后连香阁,文思殿在寝殿东,紫檀殿在寝殿西。”而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对紫檀殿的记载最为详细具体。“文思殿在大明寝殿东,三间,前后轩,东西三十五尺,深七十二尺。紫檀殿在大明寝殿西,制度如文思,皆以紫檀香木为之,镂花龙涎香,间白玉饰壁,草色髹绿,其皮为地衣。”从陶氏所记可知紫檀殿的装修极为讲究,陶氏文中记载紫檀殿的“制度如文思”,说明紫檀殿的尺寸与大明寝殿东侧的文思殿一样,东西长三十五尺,南北深七十二尺。
紫檀殿建成后,元代帝王曾在此召见高丽王世子及从臣,赐宴饮酒,此外,一些祈祥求瑞的巫术活动也在此进行。《朝鲜史略》记载:高丽忠烈王十七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于紫檀殿内召见高丽忠烈王世子及从臣。“帝召见世子于紫檀殿,御案前有物,大圆小锐,色洁而贞,高可尺有五寸,内可受酒数斗,乃摩诃钵国所献骆驼鸟卵也。帝命世子观之,仍使可臣赋诗以进。可臣献诗曰:‘有卵大如瓮,中藏不老春。愿将千岁寿,醺及海东人。’帝嘉之,辍赐御羹。”另据史载,“高丽忠烈王十八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八月,遣郎将秦良弼押咒人巫女如元,帝召之也。九月,帝御紫檀殿引见,世子令咒人巫女等入殿执帝手足咒之,帝笑。”又,元英宗“至治间,燕人史骡儿善琵琶,蒙上爱幸。上使酒,无敢谏者。御紫檀殿,一日饮,骡儿歌殿前欢曲,有酒神仙之句。上怒,叱左右杀之。后悔曰:‘骡以酒讽我也。’”
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元代帝王于紫檀殿内召见高丽王世子及从臣,赏赐御羹,又在此秘招高丽巫女咒人,祈祥求瑞,或在此殿豪饮无度,为伶人所讽谏,可见紫檀殿并非元代帝王处理朝政、举行重大朝会活动的正殿,而是属于款待藩属、秘作符咒、或暴殄豪饮之所,元代帝王的一些与朝会政事无关的活动选在此殿进行。紫檀殿虽非正殿,但它在元朝宫殿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元朝世祖皇帝忽必烈最后病逝之所,就是在紫檀殿内。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春正月壬子朔,帝不豫,免朝贺。癸亥,知枢密院事伯颜至军中。庚午,帝大惭。癸酉,帝崩于紫檀殿。”元世祖皇帝忽必烈病情危笃后,于紫檀殿内辞世,正说明了该殿在世祖皇帝去世前的病情加重时刻,为世祖皇帝的就寝休憩之寝殿,紫檀殿在元代皇宫里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元代皇宫中不仅有以紫檀木为构架栋材建造的“紫檀殿”,在元代禁宫大内的一些家具器用陈设等也都采用紫檀木制成。元代紫檀的使用,涵盖面包括延春阁寝殿内的紫檀御榻、神御殿里的紫檀画轴以及以紫檀木雕饰福海龙纹的卤薄仪仗等,如元末文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记载元朝大内延春阁的寝殿之内,就设有紫檀御榻。“寝殿楠木御榻,东夹紫檀御榻。”此外,在元大都宫殿内供奉祖先御容的“神御殿”里,其所供奉的帝后御容的画轴,也用紫檀木制成。“其绘画用物……大红销红梅花罗四十尺,红绢四十尺,紫梅花罗七尺,紫檀轴一。”元代的卤薄仪仗中,也出现了以紫檀木雕成的海水龙纹。如“木辂,黑质,金妆,青绿藻井,栲栳轮盖。外施金妆雕木云龙,内盘描金紫檀雕福海圆龙一,顶上匝以金﹖石耀叶,八十有一。”值得一提的是,《南村辍耕录》里所记延春阁寝殿内的“紫檀御榻”,是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明确出现以紫檀木制成坐卧家具的记载。
迄今为止出版的中国传统家具的著作中,有不少篇幅中都提到了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把紫檀木带回中国,进入明清两代的宫廷中。而笔者综析上述史料得知,在明以前的元代,紫檀木就已为皇家所重视,元世祖近臣亦黑迷失泛海浮舟,在出使海外的过程中,以私钱购进大量紫檀木殿材进献宫廷,元代皇宫里的“紫檀殿”,正是以亦黑迷失进献的这批数目可观的名贵紫檀木为栋材构架建造而成,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紫檀殿虽非正殿,但元代帝王频频御临此殿,或在此款待高丽王世子从臣,或在此殿秘招巫人,或在此殿毫无节制的豪饮,而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寿终正寝的地点,也是在“紫檀殿”内,从中可以反窥出“紫檀殿”在元代皇宫中的重要地位。
据此可知,有确切文字记载将紫檀木采买、带回我国古代宫廷里的第一位中国历史人物是元代的亦黑迷失,亦黑迷失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下西南洋,历经千辛万苦,为元代宫廷带来紫檀木,要比明代郑和下西洋(郑和于公元1405年至1433年七下西洋)早一个多世纪。可惜的是,元亡之后,元朝皇宫中的多数建筑遭到拆毁,紫檀殿及元朝宫苑里的紫檀家具器用也未能幸免,一同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好在今天我们还能从文献资料中得知当年元代的宫殿里曾存在过一座构思奇巧、工精料细的紫檀殿及紫檀器用家具等,这些记载将中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紫檀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