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盗墓者自称是文物收藏家所想到的

(2010-04-06 15:55:49)
标签:

文物爱好者

文物收藏家

古墓葬

林细生

望城

文化

西风按:最近望城连环盗墓案开审,盗墓者自称文物爱好者。这让我不得不说说现在的文物收藏领域中存在已久的一些严重问题。社会发展了,文化生活繁荣了,大家有钱了,玩点体面的玩什么?当然是玩文物收藏,一来可以保值,二来可以修身养性,更可以向同类圈子炫耀炫耀。但是所玩的文物怎么才能保证是真品呢?有句话说的好:玩古玩能显示文化品味,如果收藏的是赝品就什么品味都没有了。真品收藏增加的是文化背景,赝品收藏增加的只能是失落背影。现在市场上几乎都是赝品,加上鉴定界的混乱和拍卖公司的黑拍,在市场中“检漏”被中奖还难。为此,在当今道德崩塌、金钱为王的时代,真正以保护民族文物为己任的收藏家越来越少。为了所谓的“精品收藏”,很多收藏爱好者或收藏家铤而走险的参与到盗墓行列。有的是充当盗墓团伙直接销赃对象,有的直接参与盗墓。其实这在当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没有这些人的贪婪和急于发财的愿望,我想全国盗墓、盗挖也没这样猖獗。当然文物走私也是其中的一个直接原因。现在文物走私非常顺畅,除了口岸集装箱夹带和通过菜农夹带而外(海关根本顾不过来,仅仅只是百分之三的抽查了事),最要命的是直接通过国际邮局打包邮寄出国外。根据行内人讲,现在文物走私确实非常容易,给一些文物专家一些好处费,把真的文物鉴定成工艺品也是走私的途径之一。

 

现在我国文物保护面临着自古以来非常严峻的局面,电视、平面媒体、文艺作品如“盗墓笔记”、“鬼吹灯”的宣传影响和过分对文物价值的渲染,几乎是全国老百姓都知道文物很值钱,也是无本之利的发财途径,一有机会都想一夜暴富。所以福建和河南一些地区旁若无人的开挖自己家的祖坟就不足为奇了。不可否认,当今收藏繁荣是这个世纪毁灭掉中国古代文物和自然资源最疯狂的劫掠时代

 

 

望城连环盗墓案开审 盗墓者自称文物爱好者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1/05/xin_373110605085912566689.jpg

11月4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望城连环盗墓案。上午的庭审结束后,法警押着被告人林细生走出法庭。实习记者 王翀鹰 摄

    据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11月4日报道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今日对望城盗窃古墓葬、倒卖文物一案作出公开审理。     此次长沙市人民检察院派出4名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仅公诉案卷就达12本之多。11月4日上午公诉人发言阶段,起诉书长达24页,两名公诉人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将起诉书宣读完。     长沙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2008年4月,被告人林细生纠集张庆省、王建根等人从山东、江西等地来到望城县,在当地的被告人龙寿云等人的协助下,选定被告人李建国家山后的一个墓址。2008年7月,林细生等人对这个位于望城县星城镇银星村李家屋场后山的古墓进行盗掘。他们从李建国家的猪栏打了一个洞通往其住房下面的排水沟,再从排水沟打盗洞至墓室。所盗文物随后被林细生、丁东亮等人分别带回江西、山东销赃。经鉴定,该墓为汉代大型贵族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间,林细生等人大肆盗掘古墓葬,不到一年时间里,林细生、刘胜利、龙寿云等犯罪嫌疑人分别结伙,在长沙市望城县、宁乡县、岳麓区以及江西省分宜县等地14次盗掘古墓并倒卖部分文物。其所盗墓葬多为战国、汉代、明代、清代古墓,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盗窃、倒卖的文物中,西汉“长沙王印”龟钮金印等10余件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检察机关认为该27名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分别以盗掘古墓葬罪、倒卖国家文物罪等罪行追究法律责任。  

 

被告【最具“气质”的借口】“文物爱好者”    

11月4日上午11时许,涉嫌倒卖文物罪的被告钟传山站在法庭上聆讯。     “我是我们县收藏家协会的会员。之所以收下这些文物,是想在家乡办一个民间博物馆。”钟传山称,2007年,他已将自己收藏的20多件藏品捐献给了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博物馆。     同样因为涉嫌倒卖文物而被传讯的刘成来自山东。在法庭上,他也亮出了“文物爱好者”的身份。

 

【最“自信”的被告】     我绝对没有盗墓   

  8号被告王建根来自江西,据公诉人陈述,王建根曾先后在湖南望城县丁字镇桃花村方山坡、江西分宜县钤山镇石芬村等4处盗掘古墓。     上午11时许,在单独问讯的程序中,被告人王建根当庭翻供,虽经审判长的数度追问,他仍坚称:“我绝对没有参加过盗墓活动。”而在随后对其他数名被告的单独问讯中,王建根被指证确曾参与过盗墓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  

 

【最复杂的案情】     揭秘盗中盗    

据检察院公诉书中的说明,在望城发生的多起团伙盗墓案中,都有细致的分工,有人负责后勤食宿、有人主管技术指导、有人专职现场作业,挖到文物后,还有人负责把文物变成钱。这种“流水线”式的盗墓过程中,能在第一时间内接触到文物的人不多。这中间就有可能发生“盗中盗”的现象。     2008年8月,刘胜利、张庆省等11人在望城县星城镇银星村李家屋场后山挖开了一座汉代的大型贵族墓葬,盗得十件文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长沙王印”。这些文物出土后,马上被在现场的刘胜利等人藏了起来,而墓外负责望风的龙寿云、喻阳春则完全被蒙在了鼓里,以为现场根本没有文物。     这批文物后来被刘胜利等人偷运到山东,倒卖进了黑市。案发后,均被公安机关追回。  

 

辩护者说     脱口秀易,脱身难    

辩护团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这起案件中,有多处具有重要价值的古墓葬被盗,而且27名被告中,有12人是参加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盗墓活动的,有6人参加过两次。根据我国刑法,这种主犯可以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极刑,而从犯的量刑会轻一些。作为辩护人,我觉得情况很不乐观。”  

 

审判动态    

由于此案牵涉的人数众多,案情复杂,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开庭时间定在11月4日至7日。本报将跟踪报道此案的审判过程及结果。  

 

新闻回放     追击“鬼吹灯”    

2008年12月至今年年初,长沙接连发生一系列疯狂的古墓被盗案,20多座古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连同举世瞩目的西汉“长沙王印”在内的10多件一级文物均被盗卖。     有关文物部门惊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连环盗墓案!     案发后,长沙公安成立专案组,辗转于8省20余市县寻找蛛丝马迹。2009年7月31日,盗墓案告破,5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一个庞大的盗墓组织逐渐浮出水面: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首脑,资金、技术、销售各有司职的管理体系,来自4省10余县的犯罪团伙……     2009年10月8日,长沙市望城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望城盗墓案。

    2009年11月4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 (编辑 李兰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