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晶在《团圆饭》里:1980年代没有任性女孩

标签:
情感娱乐司马平邦团圆饭 |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
1980年代没有任性女孩
司马平邦
建议大家都去看看徐纪周的电视剧《团圆饭》,我是看了,《团圆饭》表现了宋家6兄妹,5个亲生的,1个领养的,在父母去世之后分分合合的事,故事发生在1980-1990年代之间,一个在包括我在内许多人回忆里的那个充满阳光灿烂的年代里,的一段略带辛酸的家庭往事。
故事里有个女孩,叫宋小雪,由曾经出演《知青》的周萍的傅晶饰演,也就是那位当年由宋家领养的女儿。
宋家老大,李光洁饰演的宋一达,体育棒子出身,心大善,人很彪,是1980年代的废柴男人,想凭一己力收拾起一个残破的家,而又没大本事;宋家老二,宋一亚,李健饰,父母死后被过继给单位秦医生,十来年在别人家里战战兢兢中长大,有点儿小自私;宋家老三,宋一和,名和人不和,代旭饰,从小流浪当了小偷,且贼性难改;宋家老四,女儿宋一梅,何泓姗饰,被送人,寄人篱下久了心理有点儿小变态;宋家老五,宋一文,13岁,小儿麻痹症,且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表面任性内里自卑。
说来说去,其实在这宋家,只有这位叫宋小雪的女儿是个“正常人”,而她之所以正常,是从她的养父母在八九年前因车祸双亡,小小年纪的她拒绝被领养,独立门户开始的;她的正常,也是从十多岁进她就早早当家,学裁缝手艺成了个体户,又可以与霸市流氓和平共处开始的;她的正常,也是从在家里其他人纷纷对大哥宋一达“重建宋家王朝”的计划不屑一顾的时候,她能挺身支持,竭尽全力,通情达理之至开始的。
剧中宋小雪与宋一达的第一次见面,在露天市场摆裁缝摊的宋小雪正在被小流氓顺子欺负--给顺子点烟--其实现在看来,那年代的小流氓一点儿都不流氓,宋小雪便向大哥宋一达诉苦,大哥就大大咧咧地说:“这多大点事?”小雪就委屈了:“你这是什么大哥啊?”大哥说:“行,那我找他拼去。”兄妹二人一来二去,就将一段生活小辛酸化解于无,是平平淡淡的老百姓生活逻辑,是随遇而安的幸福感。
宋家的5个亲生孩子,虽然各有各的苦,但都苦不过被领养过来的宋小雪,所以,到头来,他们对家庭幸福的需要和理解,也都不如宋小雪认知得这么真切实在,所以,宋小雪在剧中一直能保持平和和理智的生活姿态,但剧中有几场戏还是需要小雪的角色“爆发”一下的,比如故事快要接近尾声时,大嫂娟儿(马苏饰)要走,三儿要闹,最后还是平时文弱谦让的小雪的爆发平定了这一场家庭纷争,这时候,无论是宋家人,还是电视前的观众,才忽然发现,这个文弱谦让的女孩,其实是这个堪堪中的家真正的支柱,她才是比强大的宋一达更为强大的一个。
《团圆饭》一反常态地找到1980年代里这样一个处于柴米油盐时常不济的岌岌可危中的宋家,一反常态地展示着那个物质尚算不上丰裕的年代里,精神上还不能有任何的任意和放肆的中国底层民众简约朴素的幸福生活,及这种幸福滴水成渊积土成山的来之不易。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由傅晶饰演的宋小雪,这个宋家的“外来人”,本来是一个因先天不幸(亲生父母早亡)而被收养,之后再度面临养父母遇难,一个如此被现实的生活虐待和遗忘的女孩子,她竟然又有如此之美丽的容颜,又有如此之平和的心境。
宋小雪如此不幸的生活境遇,与她如此完美的个人性格之间,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存在着那种如此巨大的鸿沟,她吃了那么多苦,吃了那么多亏,却又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亲人,和热爱自己的爱人,这样的逻辑,在当下人看来是一道如此不能对称的数学方程式,但它又为什么可以合乎逻辑地统一在这部剧中,统一在傅晶的表演中呢?
其实,在1980年代的中国,在那个在现在看来物质仍然非常贫乏的社会,人们--往往还是那些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他们的精神生活、他们和情感世界和他们的人际关系,又是最具幸福感和完美形态的,也就是说,物质,虽然在今天已经在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但这个规律并不是永恒的,在当年那个看似简单的年代,物质简约,情感也一样美好,精神也一样健康,人性也一样完整。
阳光灿烂的1980年代,正因为没有那么多任性的女孩、拜物的女孩和复杂的女孩,那年代的男人们才是最最幸福的,所以,那个年代才是最令我们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