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许多事,后悔来得及
(2012-12-17 08:16: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
人生许多事,后悔来得及
司马平邦
看娱乐猛回头第139期(死了都要做,2012活法指南),猛主播给人支招,教几件12月21日世界末日之前不做后悔的事,特逗:如康熙皇帝的“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韩国第一整容美女金喜善自曝女儿照片被网友围攻太丑想搬出祖国,就连刚刚因12秒性爱视频获双规的雷政富也被拿出来调侃。
正是:
人生许多事,后悔来得及;
能做及时做,莫到临了时。
调侃其实是人生少有的洒脱态,关键是有的能做未及时做的事,想起来可能连调侃的心情都没有。
讲一趣事:当年我参加初升高考试,考场就在父亲做老师的那间学校,当时我对考试什么的根本不在乎,竟于别的同学拚命笔答的现场,呼呼大睡,还打呼,现要也想不清原因,反正据说睡得口水流了一桌子,监考老师也叫不醒,还是兴冲冲来看我和我的同学们的父亲,手里握着一大把奶油冰棍进来叫醒我,我迷迷登登不知道身在何处,缓了半分钟才想起来,妈呀,这是考场。当时就差找不到地缝,否则早就成土行孙了。
活到现在,半辈子也弄没明白,为何那次父亲没有给如此令他下不了台的我一个大耳刮,在我记忆里,好像从此之后父亲再没打过我。
这事,若无这部刘伟强导,陈泰燊、郑元畅演的微电影《时间档案馆》,我也早给忘了,看到这部微电影,似乎明白点什么,原来,天下父亲,那个每个中国男孩心目中最威严不可冒犯的人,其实也是心地最柔软的人,所谓的父慈或父严,不过是父亲与儿子关系的外露。
这电影里的故事有点儿小悲、小煽情,但也是每个儿子必然要遭遇的悲,即以什么样的方式给老父送终?
父亲病故,儿子在时间档案馆里得到“时间分岔”后自己为父亲做的另一种送终――一直陪在他身边,而不是因为工作或者别的错失那最后一刻,其实,这时间档案馆里的“时间分岔”,是在提醒现实中的每个男人,都能回到过去那些令你刻骨铭心的某刻,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被我们遗失的父爱真谛。
郑元畅藉由“时间分岔”回到了自己的6岁,那一次若无父亲相守,重病的他可能早就夭折;还有,他也回到第一次跟父亲体验驾驶的记忆――这直接关联着长大后的他终于买到自己的新车。
本来说好他要用这车载着父亲回到老家的,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中国人,父子间,爷们儿间,的感情,到底算不算感情?究竟怎样表达感情?一直理不清。父慈子孝,是中国最传统伦常的支柱之一,相对的父严子懦,亦是人生的常态,而在我人生中,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和自己对自己的父亲的感情,尤其是幼时的那些种种,不是父慈子孝,就是父严子懦,从来谈不上电影中这等如此平等如此友好的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