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匹夫黄晓明司马平邦娱乐 |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
有勇无谋,乃为大妙
司马平邦
我一直有一疑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一共杀了多少鬼子?
按历史上的统计,好像不到100万,也就是说并不比南京大屠杀多死多少倍,但若按某些中国电影表现的估计,日本鬼子死在中国八年抗战里的人数会不下1000万。
尤其到现在这个年代,抗战,杀鬼子,保家卫国,这概念固然极好,但创作条件却越来越狭窄了,也就是说随意创作的时机已经没有了。
比如,你想写一个抗日的故事,若找不到故事的原型,定然会吃力不讨好,因为抗战的电视剧如此之多,且大多是能多少找到些原型故事,看电影的观众与看电视剧的观众又重合很大,你不能让人家昨天刚看完一个朴朴实实的电视剧,今天就能接受一个玄而又玄的电影。
《匹夫》在这方面是有些硬伤的。
不过,这一点点的不适,一上来就被黄晓明和张歆艺饰演的方氏兄妹的光彩掩盖掉,让他们饰演一对亲兄妹而没有饰演一对夫妻,导演安排得实在巧妙,有黄晓明这样的帅哥哥,必然就会有张歆艺这样的靓妹妹。
按常规路子,孤胆英雄高栋梁这个人物理所应当是由大帅哥黄晓明饰演的,导演杨树鹏却反其道而行之,使用形象气质都显逊一筹的张译,我想这大概是黄晓明个人改型的要求,但奈何电影就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在接下来的演出中,虽然张译表演很给力,而且情节也在向他倾斜,但方有望(黄晓明饰)只要一出场,就艳压群芳、光芒四射,这实在又是没有办法的。
杨树鹏之前的《我的唐朝兄弟》之成功在于让胡军、姜武两个人物共同分配戏份,而且在视觉形象上各有千秋,两下碰撞才火光四溅,这一次,却只能是众星捧月地拥着黄晓明――但黄晓明又不是电影里能真正执掌全局的人,这多多少少挑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
当然,抗日土匪绑架日本亲王勒索日本天皇的情节,也颇有创意,创意的大胆可以跟正在热播的同一部题材接近的电影《黄金大劫案》相提,中国土匪方有望带着自己的妹妹、小姑奶奶方梓珍(张歆艺饰),在他的“狗头军师”高栋梁的陪同下一起登上开往日本的轮船(你泰坦克号一样),这显然是一次找死的旅程,几个曾经有血性、有谋略的中国匹夫一下子变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找死鬼,真有点儿令人匪夷所思。
我理解,杨树鹏让本来是正规抗日军人出身的高栋梁最后跟随土匪方有望去了日本勒索天皇,他想用这样出离常规的情节,表现他对某些精英意志的嘲弄,这种嘲弄与《我的唐朝兄弟》的用意如出一辙,至少这一点上,杨树鹏的电影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关键是那个被哥几个挟持的日本亲王真的很二逼,明明被绑架,自己却显得是在旅行,我在想接下来杨树鹏会不会再拍一部《匹夫2:中国土匪的东京奇遇记》,那才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