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牛屎和星空的共同记忆

(2011-10-28 16:58:21)
标签:

星空

徐娇

司马平邦

文化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有关牛屎和星空的共同记忆

司马平邦

刚刚看过台湾导演林书宇的电影《星空》,就上网来跟几个陌生的同龄人聊牛屎的故事。

什么是牛屎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代人,如果童年在农村度过,尤其是北方的农村,该都有捡牛糞交公的往事――那时的农村还是集体所有制,村子里的小学在放寒假时会给每个小学生布置特别的作业,寒假期间每个小学生要捡一定数量的牛糞,到开春时,学校会借生产队时大马车把全校收集来的小山一样的牛糞马糞运到田里去。

这样的事,我至少经历了3个寒假,直到后来包产到了户。

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缴牛屎的定额不高,估计每天10斤,但那也不容易完成,得早早起来到村里的各条大路小路上去遛,幸运的话只要碰到两三坨冻得梆梆硬的牛屎,那些家伙大得和硬得可以跘倒一个成年人,小孩子们用小铁锹吭哧瘪肚把牛屎铲下来装进筐里,那时的心情现在想起来还真像捡到了一大块金子,别提有多满意了。

你们没有捡牛屎的童年,将是多么不幸而乏味的童年啊。

很扫兴吧,小资和文青的台湾导演林书宇给我们献上了如此美仑美奂的《星空》,我却在这儿大谈那些不堪回首的捡牛屎童年。

没办法,这都是共同记忆。

我想,一定是有一大批人看到《星空》会联想到他们童年关于“星空”的共同记忆,虽然它让我却更多地想到自己捡牛屎的当年,而且居然可以通过微博与许多人共享那些捡牛屎的回忆,但无论是星空的记忆还是牛屎的记忆,都是美好的记忆。

只要它们是真正的共同记忆。

《星空》之美,首先在于对这共同记忆的描述角度,以一个生活在一个并不快乐的家庭里的小女孩小美(徐娇饰)幼时故事切入,电影显然对儿童心理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在这个小女孩的世界里,无论是不太合谐的父母,还是不太合谐的学校,眼前所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总是那么的没有规律,小孩子用她稚嫩的心智理解着大人和世界,虽然她不能左右一切,但她的描述让我们看到残酷现实遮掩下的世界仍然有更为完美的一面――但现实就是现实,现实永远不会按小孩子想像的那一面发生。

爷爷(曾江饰)是小美精神世界的一个寄托,爷孙关系,无论是台湾小孩还是大陆小孩都有一份相当值得珍惜的共同记忆,爷孙之间巨大的年龄悬殊,以及不掺杂任何细碎干扰的无间亲情,往往在人的某一段时间成为支撑晚辈们向前走的力量,这样的记忆,不但小美有,导演有,我自己也有。

小美的爷爷死了,死前没有为小美做完那只大象的象腿,它也让我油然想到自己某个祖辈临终时的清晰样子,甚至会有泪水从眼眶流进心田。

小杰出现了,一个帅气善良的男孩在一个女孩最敏感的年龄里走进她的生活,这或者不在于这个男孩有多帅,有多善良,而在于她那种朦胧的心理需要,所以,你大可不必以为在小美的童年里,她真的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帅气、善良而有才华的小男生,因为只要是那时令她心动的,都会被记忆成这样的男生,甚至,她和他一起打架、一起作画、一起出走,这些也都不只是小美与小杰的共同记忆,而是电影中角色与电影外观众的共同记忆,这两个鲜活的人物一下子将观众沉睡久远的某段记忆唤醒了。

我相当欣赏电影用两个孩子出走深山后小美的一场大病来结束两人在现实生活里的关联,这将这种关联维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以至于从10多岁到20多岁的小美,一直在寻找那个突然从自己身边消失的小杰,甚至10多年后,当她在巴黎街头看到那幅牵系他们共同记忆的梵高的《星空》时,仍然会执着地相信,小杰可能就是那间画室的拥有者,他会马上随着楼梯上的脚步来到自己面前。

《星空》以儿童拚画这种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智力游戏,作为展开小美精神世界――幻想和梦想的载体,画面的处理,无论是创作者的想像还是特技方面的呈现都说得上是完美无缺,其实,这部电影电脑特技用得不多,但每个电脑特技都看得出是独具匠心,不甚至让你怀疑那不是特技,而是实拍。

不知道这部指向两个小孩子内心深处那份共同记忆的电影会有什么样的商业票房,但我相信它终究会在中国电影的一个角落立下一个标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