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演的硬汉都是艺硬命不硬

标签:
刘烨铁人南京硬汉司马平邦娱乐 |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
刘烨演的硬汉都是艺硬命不硬
司马平邦
我深刻相信《南京!南京!》初用刘烨之时根本不想让陆剑雄死
《铁人》里,刘烨演出的是“当代铁人”刘思成
一个很奇怪的刘烨。
看鸿水的博客里说刘烨可以接姜文的班,起初不觉得,越想还越像。
当年姜文的出现,是在唐国强和王心刚的奶油派的侧面突然杀出一个程咬金,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他一部《红高粱》就让中国电影中邪一样亢奋不已。
不过,我对姜文所塑造的角色印象最深的却是《本命年》里的前流氓老大泉子,而刘烨让人印象最深的形象除了蓝宇就是《血色浪漫》里那个大院孩子头儿钟跃民,尤其是钟跃民腰缠着麻绳手拎着木棍带着石川村的老少到镇上要饭的那一出给人深刻,因为刘烨身上本来就有种浓重的玩世味道,如果他成名在1970年代的好莱坞,《出租车司机》倒挺适合他——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硬汉》时的感觉:
嘿,那个梳着莫希干头的家伙又来了!
刘烨是那种你一定别给他机会,只要给他机会就演“飞”起来的演员,只要他一入戏,周遭的角色都要围着他转,所以,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最毁刘烨的一部,不但不让他演的大皇子(太子)当主角,还让他窝窝囊囊地死在三兄弟的刀下,如果不是为了获得周杰伦那些巨量粉丝的支持,倒真该让刘烨演二皇子,他才既有可以挥着金色大刀上阵厮杀能悍劲,又能撑起那一挂耀眼夺目的黄金甲的身架。
所以,2008年刘烨似乎为了跟张艺谋曾经的错用置气一样一连气接了3个“硬汉”,在《硬汉》里当老三,在《南京!南京!》里当陆剑雄,在《铁人》里当新铁人刘思成。
而这一轮下来,在同年龄的演员里,刘烨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饰演角色类型最多的一个。你说什么样的男人活着最幸福?我想一定是年轻时把该玩能玩的都玩了遍的男人一定最幸福,而把能够演的角色有机会都演一遍的演员,也应该是最幸福的演员吧;其实,对刘烨来说,这种“幸福”在他这两年出演角色里,也完全能看得出来。
在一部电影里,如果说所有演员演得都说得过去,但电影怎么看就是怎么别扭,你猜这是什么电影。
是《南京!南京!》!
刘烨在前半段的有十几分钟的巷战戏——我在打了五折的上午场看电影的时候,也听有两个小女生说她们就是冲这段戏来的,戏演完就走人,她们已经看了好几遍,问他这个电影的观后感,她们脱口而出刘烨死得太早了,所以这电影越看越让人没指望。
真得拜小姑娘为师学学怎样损人。
我深刻相信《南京!南京!》初用刘烨之时根本不想让陆剑雄死的,据说影片本来拍了更多的刘烨的戏,还有高圆圆与刘烨的大段爱情戏,但,是什么让陆川决定“枪杀”陆剑雄的呢?我想最大的可能是他把握不好刘烨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最后走向,何况费里尼也是拍不来《拯救大兵瑞恩》的,所以陆川就干脆把陆剑雄干掉了事,也像一定要让罗伯特·德-尼罗演出《美丽人生》,英雄哪里用武之地啊,所以,在《南京!南京!》里刘烨死得最冤枉。
虽然“死”得太早,但刘烨在那场巷战里玩枪的劲头至High无比,他上子弹、出击、射击、躲避的动作一气呵成,完全称得上是“瓦西里再世”(《决战中的较量》男主角,裘·德洛饰),英雄得有英雄的死法,刘烨在《南京!南京!》里竟那样轻易被屠杀掉,这种“非对称”再证了这部电影的不合逻辑,尤其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刘烨的副手老赵和刘烨用生命掩护下来的小兵小豆子吹着蒲公英乐颠颠地离开南京城,让人觉得陆剑雄的死有多么的不值。
这太像《本命年》里曾经呼风唤雨的泉子最后要无声无息地死在一个小流氓的刀下了。
在刘烨的新片《铁人》里,他演出的是“当代铁人”刘思成,此人最大的特征是得了沙漠综合症,天天自己跟自己说话,自己跟自己唱歌,天天一个人对着沙漠发呆,这部所谓主旋律电影有其规定的套路,但对刘烨来说却非同寻常,因为自从《蓝宇》以来的他那一身文艺气和从《血色浪漫》以来的他那一身玩世气突然之间已荡然无存了,
硬汉,或者是不仅拥有帅气外表也拥有强健体魄(说实话这是《硬汉》和《南京!南京!》最出彩之处)的刘烨年过三张之后最好的角色定位,今年的几部电影也都是对这个定位的最好肯定。
但说实话,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会塑造硬汉的导演,能看得出刘烨想演并且也能演阳刚气息十足的硬汉,但奈何他所演出的角色非是弱智即是早亡,或者患有自闭综合症,罗伯特·德-尼罗能成为硬汉的演技派鼻祖不只在于他演技实在出色,而在于好莱坞在《出租车司机》之后还有《愤怒的公牛》,而《愤怒的公牛》之后又有《盗火线》。
中国电影有什么?
所以,这不只是刘烨遭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国电影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