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和政府不是主仆关系

(2009-04-29 08:23:44)
标签:

政府绩效

公仆

司马平邦

杂谈

分类: 蓝话:理想一直为我所爱

人民和政府不是主仆关系

司马平邦

由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4月24日正式出台,“政府绩效”因此又将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词汇。

立刻有媒体记者约我谈对这个报告的看法,我用NBA或者欧洲职业足球比喻这个报告出台后对政府的定位,但说了半天,好像那记者也没完全明白,估计那点儿说法也不会见报的,没办法,中国人根本就不会接受政府是“职业化”的。

采访的记者反复向我强调,在中国许多所谓的专家们看来,这份新出台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的最后直接鉴定人一定是人民,只有这样,似乎才能代表中国是民主的,我不同意,难道一个小公务员的工作业绩也要公布给所有的“人民”看吗?

根本就是吹牛,谁能那样有效的工作效率可以找到所有的“人民”?

而且我现在也顶怀疑“政府是人民的公仆”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都21世纪了,谁还是谁的公仆呢?

第一,有哪个政府能真正做到当人民的公仆?

第二,谁是谁的公仆的说法本身就是夸张的语法表述,不应作为一种客观状态来认真。

所以,我倒觉得现在应光明正大地提倡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的职业属性,我们的政府应向更高的职业化进化,而不是只在道德上找一个制高点,那样的标准虽然听起来感人,但永远是虚的,而人民也不要老跟政府叫真说,你不是说你是我的公仆吗?

话说到这份《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最紧要的是它是不是符号职业化政府的路子,而民主不民主公仆不公仆对它的评价毫无意义,即如职业体育中运动员与俱乐部的关系,评价政府绩效的高低不应再是人民满不满意,而是它是不是合乎政府所应具备的那一系列职业性能——报告就是用来制定政府的职业性能的每个标准的,而标准必须是量化的,还带半点儿道德或情感色彩。

所以,其实职业化的中国政府,以及它的每个公务员,以后直接面对的不应是“人民满意”这个坎,而是一个科学的职业化“铁律”,我们应从现在起就建立这种标准。

新闻里说,《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课题组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展绩效评估的典型经验,提出了“6种模式”,即整体推进型绩效评估模式、战略导向型绩效评估模式、目标责任型绩效评估模式、问绩于民型绩效评估模式、三位一体式绩效评估模式和干部实绩型绩效评估模式。课题组组长桑助来将《报告》的作用概括为:

其一,从政策的高度给政府绩效考评提供一个统一的指导性的标准;

其二,像高考引导中小学教育一样给政府绩效评估引入一个激励机制;

其三,对政府职能转变作出推动作用。

但我觉得里面最明显的缺位是政府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性考评方式。

比如NBA当年第一号明星迈克尔·乔丹之所以能成为第一号,在普通人看来是他球技好球风好长得好等等,但真正支撑他成为第一号篮球明星的是NBA的那套非常科学且适应乔丹的职业化标准,他所有的“好”其实都是可能被精确到小数字后面3位的数值量化体现。而且量化的乔丹是可以和比他更早、与他同时代和比他更晚篮球明星们放在一个量化体系里比较的。

中国的职业化政府也是这样,应建立一个的职业化的可以将一切政府职能量化的物理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一定是全国统一的,是递进式建设起来的,达到某一个分值自然是个最够格的政府和公务员,达不到,自然是有问题的,该回家休息了。

而人民对政府的评判也不是以自己的好恶来下结论,而是一定要尊重职业标准。

人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个职业标准的建立中,而不是执行的过程和方法中。

一个职业政府。

一个公民社会。

才是科学而理想的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