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智宏需为拍脑袋录用王晨舟给出解释

(2009-02-20 00:06:12)
标签:

许智宏

王晨舟

司马平邦

教育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许智宏需为拍脑袋录用王晨舟给出解释

司马平邦

刚刚,参加了北京电台一档由育昆主持的“博文天下”节目,谈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去年底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学生对话,一个叫王晨舟的同学大胆提问:“北大为奥运做了哪些贡献?”没想到,他们对话不到5分钟后,王晨舟就被点名“带走”,直接录取,无需参加北大的保送生笔试和面试。

和他一样,男生李凡,女生李筠洁、季婧也直接被北大录取。

“北大为奥运做了哪些贡献?”这是什么SHI问题,就这样一个问题而成为校长录取学生的标尺,这个标尺就是SHI标尺,或者这位校长也把那些因此而被排斥在录取之外的学生当成了SHI。

公众有权力对这件事提出质疑。

虽然,可能许智宏也并不因为王晨舟同学的这个提问而是因为更多的必要且充分因素录用了他——王晨舟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长,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这个阳光大男生平常学习时善于总结、感悟,课余时间最热衷体育活动,等等。

但许智宏院士作为一位知名教育家却以这种既不严谨也不严格的精英作风工作方式使用公众资源赋予他的公权力,大有滥用之的嫌疑。

他和北大都有义务向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公众和媒体合理解释。

当然,我还相信以精英自居的北大或其前校长肯定不会对此做出正式回应,在他们看来,录取权力既然掌握在自己手里,想录谁都就是自己的自由。他们也不会想到这种对公权力的滥用之所以错误,并不在于他以这种方式录用了王晨舟,而在于以这种方式排斥了其他学生,把他们中的某一人寒窗苦读换来的被录取机会武断地变成了零。

如果北大是许智宏自己家的,就如国美电器是黄光裕自己家的,或者许先生的这种录用方式还说得过去,但不是,北大是吃着中国纳税人长大的,许前校长也只是这些纳税人供养的一个公务员罢了。

“公权力使用”和“程序正义”当是这件事中的两个关键词。

其实这件事倒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教育让人悲哀和泄气的一面,连一个被冠以“院士”这样光彩头衔的教育家也无视公共事业中的程序正义,他们培养出的学生,做得比他们更差一点儿,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更何况,在这种违背程序正义的公权力使用中,出现机率最高的问题是腐败暗藏。即使许智宏录用王晨舟的内幕中没有任何腐败因素,但你无权阻止公众对此的质疑,而且对这种行为竞相仿效则会滋生腐败。

一定的。

必须的。

从建设性的角度看,许智宏院士的这次拍脑袋也完全可以看成是被久为诟病的现行应试取录制度的颠履,或者还有点儿浪漫的革命精神或英雄主义。

但我更相信这里面真正或惟一正义的是此事爆出之后公众对其的群起质疑行为,大家不是都在说要在应试录取制度之外建立一套更人性更素质化的更公平的录取制度吗?现在不是出现了——许智宏可以在前台以其丰富或独特的伯乐式眼光为北大选拔新精英,而草根公众的监督亦一样需要紧跟于后,不知道这会不会是今后中国教育中除应试录取之外会取用的另一种录取制度,只有在这种更富于创造性的录用方式之外添加一层严密的公众监督的保护壳,才能保证这更加公正公平。

其实,许智宏录用王晨舟事件,完全可以被看成一种很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改革探索,但我要提醒我们的教育家们一句,真正的教育进步,其实可能并不完全按着你们自己的设计进步着,而是会纳入更开放性的要素和更公正公开的程序,在这一点上,首先要主动跟上进步速度的须是教育者们自己。

你越是获得更大的权力,就越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