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
(2008-09-26 12:00:42)
标签:
阿里巴巴招聘司马平邦it |
分类: 蓝话:理想一直为我所爱 |
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
司马平邦
马云不是第一个输出“冬天”的中国企业家。
第一个是2000年的任正非。
马云2008年夏天高呼“冬天到来”的时候,距任正非第一次喊“冬天到来”已经过去8年。
现在,因与金融市场捆绑得密实的互联网行业跟随着经济大势的走低而萧条,真正的冬天似乎真正到来,但仍不能排除有阿里巴巴的董事长再次用“冬天”的名义呼悠行业的嫌疑,就像2000年和2004年任正非两次呼喊冬天的来临――确实,同行们确实于之后的行业萧疏里觉察出寒冷,但华为公司都通过两次冬天里的大扩张从一间中国顶尖的通讯技术提供商一举成为一间全球顶尖的通讯技术提供商。
对于喜欢悲剧的人,喜欢读这出名为《冬天来临》的大戏的前半段,而喜欢喜剧的人们则喜欢它的后半段。
现在,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这部同名大戏的前半段演得差不多了,后半段已经开场了。
请看以下这条消息:
9月25日,阿里巴巴公司在老巢浙江启动年度校园招聘,据悉,校园招聘针对全国59所高校展开,其中阿里巴巴将进驻12个省市的12所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进行宣讲和笔试。阿里巴巴也同时在51job、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等网站发布了招聘信息。此次阿里巴巴招聘的规模非常大,岗位涉及网站运营、技术以及销售等部门,其中最大的是技术研发中心,计划招聘360余人,阿里巴巴现在的技术团队已拥有架构、搜索、开发、运维、质量保证、数据众多优秀人才和业界闻名的顶级高手。而今年的校园招聘还将尝试销售队伍的扩容,计划招聘一些应届大学生做电话销售。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2000年在任正非喊出“华为的冬天到来”的同时――是年6月,华为大量招人,招收应届毕业生1万人,但最终实际到位6500多人。这次大规模的招聘一两年之后曾被斥为任正非在企业做大过程中的烧包,当时甚至有打“飞的”(华为许诺学生报到坐飞机可报销)的先例,更被人当成笑谈;但是,过了四五年之后,人们才发现当前在华为发挥最大作用的人才大部分是任总第一个冬天警告之后进入华为的那批。
据悉,这次阿里巴巴大规模招聘计划将在第四季度达到沸点,为此阿里巴巴同时在51job、智联招聘和中华人才网等网站发布了招聘信息。2008年,阿里巴巴内部最流行的口号是“深挖洞,广积粮”,即包括对人才的大量储备。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其他子公司也宣布了第四季度的招聘计划,淘宝公司计划招聘近300人,支付宝公司计划招聘近100人,雅虎口碑预计招聘71人,阿里软件计划招聘20人。预计到明年7月,总招聘人数将达到3000人。
其实,到这里,再加上任正非和华为的“冬天故事”,可以有理由对阿里巴巴的这出《冬天到来》大戏的下半段进行充分展望了:
其一,被阿里巴巴最引以为傲的4000万用户的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将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主拥抱互联网,而阿里巴巴是此时为电子商务产业新一轮跃进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其二,冬天的到来,客观上为阿里巴巴大量人才的加盟行动割掉了巨大的成本尾巴,自招聘行动开始以来,它们硅谷等全球各地延揽尖端,目前已有大量来自硅谷等地的技术高手――这其实也可以为现在的中国金融业提供人才战略的样本,12万华尔街弃婴不正等着全球金融巨头们的廉价认领吗?
其三,或者也是最长远和最重要的,据了解,这次招聘阿里巴巴的数据库研发队伍得到了最大实惠,国内排名前十的专家阿里巴巴已纳入7名,并在数据库、搜索、敏捷系统、大规模系统等方面,让它“自动升级”为行业领先位置,马云最终的目的一定是从中国第一电子商务平台而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第一科技平台。
其意未可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