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赤壁吴宇森电影评论司马平邦娱乐 |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
《赤壁》明明一场火,如何分成两集烧?
司马平邦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18h8behh-1213448944.jpg
内地版海报,很讲究,也很俗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rj8bvzgm-1213448944.jpg
6月9日大火,毁了一条好船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jswpmg0z-1213448945.jpg
韩国版海报,反正韩国人也搞不明白这个故事,就用大阵势吓吓他们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mucsfl4g-1213448945.jpg
草船借箭,侯勇演鲁肃,金城武演孔明
很什么的一件事:吴宇森的《赤壁》剧组6月9号发生一场大火,一只仿古军船被烧掉,而且出现人员伤亡:《赤壁》剧组拍摄撞船镜头突发火灾,虽然此前有传是1死7伤,但剧组后来发表官方声明称是“武师1死6伤”,死者是23岁的武师芦燕青,火灾原因是“风势引起大火失控”,但是有媒体怀疑是某些引火材料“下料比较猛”而致火势失控。据了解,目前剧组已经为伤者支付了医疗费,实际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准确数字,但剧组需要再补充资金投入是肯定的。
对死者当然是痛惜,也可见影视行为的危险系数之高。
拍火烧的戏,剧组又被火烧,让人不得不引向宿命的想法,不过我同意东鹏笑娱的说法,把这样的失误变成一种不祥之兆来渲染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不过,此消息下面还有一段:《赤壁》剧组在发生事故后就停工了,何时复工目前未知。目前《赤壁》下部仍有部分需要补拍,此次火灾造成耗资数十万元打造的数艘战船被烧毁,在未来半年内,《赤壁》能否赶得及补拍这些大场面镜头,尚属未知数。不过中影强调,《赤壁》上集将如期于 7月10日在全国公映。
哦,原来搞得那么多阵仗的7月10日上映的《赤壁》其实只是全部电影的上半部分啊。
而出事故的这场戏,即是一场火烧赤壁的一场补戏而已。
7月10日上集公映之后,不知下集将在哪年哪月哪号再映?
回家查了一下《三国演义》的原著,确认,魏蜀吴三方在赤壁那个地方进行的空前绝后的水火之战,只有一场大火,这场大火源自己于诸葛亮和周瑜的神机妙算,也源于黄盖的铁胆忠心,也源于庞统的诡谲道行,更源于曹操的骄妄自大,等等。
但确实只有一场大火,就把曹操实际83万号称百万的青州兵赶回了老家,三国鼎立从此形成。
不知,这一场大火,吴宇森先生和邹静之先生(编剧)要如何烧成两集呢?
从现有的资料上还看不出编导是如何把这个以火攻为核心的古代战役拆成两部分来表示的支持证据,而且,如果硬性就把它分成两集,而且,两集的上映时间又可能是分得很久,麻烦一定很大。
试想,如果分成一集文戏,诸葛亮舌战东吴群雄,鼓动周郎和孙权出兵抗曹,即便是再加上之前刘备军队的大逃亡小战役,似乎离人们对“赤壁”这两个字所涵盖的火药味道差很远,没有一场大的战争在支撑,我看不如只叫做“逃跑”、“荆州城下”或者“在路上”更合适些。
但这样的上集,为下集真正的赤壁大战肯定没有奠定很好的票房基础,看这上集的观众会不会把这文多武少的赤壁戏作为导演欺骗观众的理由呢?
这显然是划不来的选择。
就如文武,在我看来,吴宇森再有本事,也不会好过那些已经唱了几百年的经典京戏《草船借箭》或者《蒋干盗书》。
或者,上集的《赤壁》让它烧个几十分钟,比如演到黄盖驾着几十条铺了硫磺干草的小船齐齐冲向曹操的连环阵,一声点火,火光冲天,但演到烧得曹兵哭爹喊娘就戛然而止,打出字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分解……
或者也可能加上几句优惠词,如:
本集票根敬请留好,下集公映之日观众可凭此抽奖,1万名观众里选1位观众与林志玲小姐共进烛光晚餐,100万观众里选1位观众可以得到赵薇小姐的一个香吻……
哈哈。
或者,吴宇森可能会学学当年的刘镇伟,把个《西游记》中的某段落改成一个起死回生千年轮回的故事《大话西游》,让张飞先生在长板坡上看到跃马近前的曹孟德时忽然想起,他、他、他、他就是自己前世的女朋友黑瞒妞,三爷张飞一时悲从中来,哇哇大哭,直哭得长板坡上水倒流,百万曹兵泪涟涟。
直哭得曹孟德从后背觉出冷汗流,扭头而去,回乡先找郭嘉卜算一下这个豹头环眼的家伙为什么明明是一双怒目却让自己心惊肉跳。
这时只听郭嘉一拍大腿说:我靠,主公,您前生是一女娃子啊!
这时,画面又戛然而止,打出一行字幕:
欲知前世如何,请看《赤壁后传之桃园结义》。
这正是:
前人栽树,后人折枝,
胡编滥造,都是史诗;
一场火战,烧成两集,
孔明咽气,活活诈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