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柯小乔三国高希希司马平邦娱乐 |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
赵柯能用小乔为中国男人们圆一个梦吗?
司马平邦
虽然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还是在标题上设一个疑问为好,出水才看两腿泥,再过两年,你再来看这篇博客,那时你佩服的恐怕不是赵柯,而是司马平邦,眼光有多么独辣!利用自己的地儿,自吹自擂一下,“田金双”一下,这位兄弟不还是经常在博客上把他“发明”的抱拳当胸侃成“中华独门绝技”嘛!
书归正传――
影视明星的魅力,一半是来自他们或她们演出的角色,这是最表相的力量,虚拟的角色总是最容易引发观众热情的借体,但这种热情却是在这种借体之前即已存在,那就是人们的审美需要,好的角色都是导演们发现了一种存在的审美需要之后的艺术给予,所以高明的导演和高明的明星们总是能发现观众的需要之后再对这种需要进行给予满足。
琼瑶女士和金庸先生是最长于此的大师。
“小乔”这两个字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虚拟的中国人审美的需要。小乔和西施不一样,和杨玉环也不一样,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在眼前“见过”小乔,除了他的老公周瑜,周公瑾活了36岁就为了伟大的“吴产阶级”独立事业献身了,留下他老婆,和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后嫁与太子孙登),他老婆在周瑜去世之后而只是个美丽的生了3个孩子的乔氏,只有在周瑜归天,再经过上百年他从都督成为“周郎”之后才成了真正的“小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
大学古文老师讲起这首诗时多半是摇头晃脑欣然陶醉状的,我便是其中被陶醉的人之一,苏轼就是用这11个字的音、意、律的绝美组合勾划出一个千古不破的意境,这意境说简单了是意境说复杂了是千百年来中国男人心中的梦想所指。读着这两句,一个“遥”字,拉开时间和空间的粘度,一幅画面出现了,人人都可以在此时此刻成了那廿四周郎(周瑜24岁娶到小乔)。
虽然我很喜欢何晴,但并不太认同当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小乔,这也有那部剧集在创作上的缘故,让每个人都太实,何晴版的小乔“太实”,无论是仪态、语言还是出场需要,导演肯定是明白:好几千年了无数的中国男人都从心底呼唤“小乔出来吧”,但他为小乔现身选择的方式太不灵动,为小乔现身选择的身段太过笨拙,为小乔现身的目的选择也太过势利。
人家梦了好几千年,你让人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臃肿空乏的女人,所以这个小乔没有红起来,还损了何晴玉女掌门的前程。
故而,赵柯出演高希希版《三国》的小乔,可能既是幸运,弄不好也是不幸。
因为她可能真的把中国男人上千年的一个梦想圆了,也可能……
但赵柯要想当那个圆梦人,建议她背诵以下佳句1000遍: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
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
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明·高启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宋·苏轼
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真娘墓、苏小坟,更遗此江作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
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浇典谁人?笋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
----安徽宿松文人许文权撰上联,芜湖儒士陶宝森作下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
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
----明人咏小乔墓
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后人咏乔家故宅胭脂井
“希女郎”中,最接近小乔气质的,我觉得还是《历史的天空》里的东方闻英,殷桃饰,殷桃本人是很“实”的那种,但在这部成名作里,却格外“出俗”,不管是导演的雕琢还是小说本身的推动,东方闻英成为令姜大牙从街头霸王变成卫国英雄的一个巨大支点,但东方闻英做来只不过莞尔一笑,在那场姜大牙巧遇杨司令饱餐一顿面鱼的文戏里,这一笑改变了一个大男人的一生,而东方闻英(殷桃)也成为一个完美女人的代名词。
完美到连殷桃自己也难以超越。
高希希能打造这样一个东方闻英,会不会也再能打造这样一个小乔?
5月7日,电视剧《三国》的演员签约仪式上,将要饰演小乔的赵柯一上来就是一段窕窈绰约的独舞,就有人惊异这个更多时候不爱开口的小妮子,什么时候还留了这么一手,也让人觉得她的气质确实是优雅的内敛和灵动的张力的复合,该乖的时候乖,该恣的时候恣。
还有一个点也很有意思,我留意到赵柯在签约《三国》的同时也可能出演李少红版《红楼梦》的史湘云,醉眠勺药花丛里的史大小姐是《红楼》中惟一一个与贾宝玉有兄弟之谊的“姐妹”,曹雪芹给史湘云的判词是: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
大概李少红也希望用赵柯身上那种与普通女孩很不一样的气质,就是恣的一面吧。
每个演员都是为人们圆梦,不知道赵柯这回能不能把这么多年来中国男人的一个梦真的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