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蝴蝶飞李冰冰周渝民杜琪峰司马平邦娱乐 |
分类: 诗话:不必言说自多情 |
灵魂和鬼魂的存在是东西方文化中最同质又最差异的一部分。
西方灵异世界更注重个体的显现,当人死去,他的鬼魂就会飞到另一个世界,但在那个世界里它是自由的,无秩序和无关联的,所以,《人鬼情未了》中的鬼与《惊情400年》里的鬼以及《哈利·波特》里的鬼,彼此会毫不相干,就可以各干各的,好莱坞电影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不断造出新的“鬼魂”来,说诉人间的恩怨与爱恨。
但在东方,在汉文化背景下,鬼的世界,也如阳世间人的世界一样,不但秩序井然,而且形貌大同,阳世间每一个人的身份和思想都可能被复制到阴间,鬼与鬼之间的排列组合也相当富有逻辑,比如《画皮》里的鬼与《倩女幽魂》中的鬼之间早在这两个故事出来之前可能就已经形成关系。
当然,电影中的鬼世界,现在也发生着改变,这样的改变主要发生在受好莱坞电影过多影响的东方电影中,《蝴蝶飞》即是最显著的一例。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会为电影里李冰冰和周渝民人鬼殊途之后的一段挚爱追逐感怀不已的,尤其是李冰冰把一个因一起车祸而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女孩子,在人鬼双重感情世界里的挣扎演绎得颇为体贴到位,她要让电影的观众在某一时间跟着她的感知进入人鬼交流的境界,要让人相信那本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心灵的对话,而电影上则是她与她的鬼男友――周渝民的直接对话。
用“修炼”过的人的话讲,这就是“开天眼”。
对不起,我不是在这儿传播灵异文化。
李冰冰在之前很多电影里大多是个性强烈自主的女孩子,但在《蝴蝶飞》里她则从一个个性强烈的女孩因为精神分裂症变为一个神经超度敏感越度脆弱的人,她自己也说过,演这部片子,自己因此一度变得压抑郁闷不能自已。
在电影界,因出演此类角色而真的染上精神分裂的例子,其实不乏其人。
在我看来,《蝴蝶飞》与之前的中国“人鬼情未了”式的电影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杜琪峰没有满足于用人鬼之恋讲一个感人故事这一层,以杜琪峰(导演)和岸西(编剧)的功力就是生编出一个纯然的人鬼相恋的故事,相信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蝴蝶飞》里的杜琪峰似乎又回到了《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状态,他把这个本来可以轰轰烈烈缠缠绵绵的人鬼爱情尽量压抑到最低温,尽量不让它沸腾,而是带着所以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冷静观察“鬼魂”的形成与幻化。
我觉得,这样的用意也可以上升到一个人道的层次,让人体会一个精神分裂者才能切身体会到的心理状态。
开麾托的周渝民因追问李冰冰是不是爱他而出车祸死去,那句“你到底爱不爱我?”就成为一个“魔障”(佛教用语),它像宇宙原始爆炸后结成的星云一样,3年时间都郁结不化,而同一句话,因为周渝民的死去在李冰冰的精神里也成为了不可散去的“魔障”(心结),前面的魔障是假设的,而后面的魔障是真实的,两者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周渝民的鬼魂,杜琪峰至少让观众看了电影会认为鬼魂的事50%是真实的。
这也是为什么杜琪峰在电影里没有用任何特技表现鬼魂周渝民的出现和消失一样,“你到底爱不爱我?”这句执着的提问,我相信不但是电影中这个冤魂的执着,也是生活中无数沉在爱河中凡人的执着。
因此,它让这部电影很打动人。
在电影的后半段,也因为同一句话,李冰冰亲眼目睹了另一出惨剧被复制,这是“你到底爱不爱我?”这句执着提问磁力越来越强的象征,那魔障不但没有幻化反而越结越浓厚。
而这时这部电影其实已经脱离了《人鬼情未了》的情爱框架而走向更形而上,当然,它又与《倩女幽魂》之类的东方鬼片大不同。
鬼魂,是一个魔障,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追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爱情,也是一个魔障,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追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爱情,可能就是这样一个鬼魂,你不承认它紧紧缠绕着你,你拥有它,却不一定快乐;你承认爱了,它也放手了,你却失去了爱。
所以,电影的最后,当李冰冰牵着周渝民的手迎着阳光时,那种纯然形而上的感悟所带来的启示比失去爱情或得到爱情带来的激动可能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