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大而空虚的张艺谋与博大而空虚的时代

(2006-12-06 12:47:31)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http://211.152.20.92/column/authorEdit/www/userimg/smpb/udq5kgat-1165378953.jpg

刘邦邦先生对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赞赏相当,发了好几篇博,我却有不同看法,而自己对张艺谋的电影也已经没有太大的好奇,当然,这不妨碍我在看到这部电影后可能会觉得还不错。
中国电影每年的工业产值二三十个亿,张艺谋可以占其真实票房的五分之一,而他在中国电影工业虚拟价值中的作用,我觉得占上一半也不是狂话。但就这个可怜的工业价值居然能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顶尖文化符号,这不知是张导的荣幸还是中国的悲哀。
《黄金甲》如张的其它电影一样,继续延续着他强烈的单纯色彩轰炸,这回更用上了几乎在全世界人眼中都称“HI”的金色,这是种无法形容的色彩,既是最尊贵的也是最庸俗的既是最光明的也是最压抑的。
有一场戏,穿金盔金甲的周杰伦与上万金甲兵鏖战,血流成河金尸遍地,大内广场上金菊开放之时生灵涂炭之像。
但博大的场面下,我相信又是一个形而上的空虚咏叹,因为电影的呈现和观众在片刻之间的接受力是有限的,只是这种美奂美仑或者金奂金仑的博大一时之是覆盖了那种空虚,或者说中国电影正在流行博大而空虚,人们不会以此为怪也。
综观2006年的诸多电影,都是打着“大片”的旗号,使用着“大片”的方式,似乎除“大”之外,再无出路,再出兴味,再出审美。
博大的美,在美学范畴里属崇高感吧,就是以体积、长度、重量给人刺激和感觉,这种美的代表是古希腊神话。
但中国电影在2006年除了博大之外,似乎也越来越空虚:故事的空虚、表演的空虚、细节的空虚、音乐的空虚――今年的电影,比之2005和2004在销售上更加强化,在形式上更加美化,在内容上更加弱化――缺少现实感,没有幽默感,远离亲切感,摒弃人性内核,可能《黄金甲》要把这个风潮推到顶点,而《夜宴》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连最喜幽默的冯小刚也不懂幽默了。
其实中国电影和张艺谋的博大而空虚之疾,并不是无本之木,它们也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一个缩影,正像我们天天听到的一样,现在中国正在进入有史以来一个最好的时代,最富强最有国际地位最什么什么的云云,其实真正的好是不用说出来的,听多了会让人怀疑难道我们真的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什么也是最好的时代,最富裕最强势就是最好吗?
现在的中国也处在一个极度崇尚“博大”和“崇高”的状态下,大公司、大老板、大奥运、大鸟巢、大什么什么,但这种“大”之下,还有许多无法填补的虚空之患,一如张艺谋电影的那些细节方面的缺憾,被这“大”所掩盖着:
如:自我荣誉感消失,以及并不以此为耻的明目张胆的反道德,宋祖德与张钰之流如过江之鲫。
如:贫富差距加大,以及难以填平的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隔阂,现代化进程中造城运动让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犯罪率上升,现在中国正处在建国后的第五个犯罪高峰期。
如:信誉缺失,社会保障体系匮乏无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缺乏信任,人心浮躁,社会人才大量流动,职业感缺失,投机心理日深。
如:传统沦丧,社会以哗众取宠为美,一会儿要毁掉中国龙邀宠,一会儿要挖开秦始皇陵取宝,一会儿要打倒中医树西医,专家学者以做八国联军后代为光荣,在国际化借口下大行汉奸之事。
如:同性恋在某些群体和某些阶层内成为标榜,爱滋病患增长率居高不下。
如:……
工作太忙没时间写尽了,很多很多。
等等。
等等。
这就是与博大而空虚的张艺谋电影相对应的博大表面下愈发虚的时代现实,这才是本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