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之美1:气

(2006-12-06 00:38:46)
汉字之美1:气
司马平邦
汉字之美1:气
很小的时候看到这幅被当时的中学书法老师称为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的于右任字联: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
那一时刻注定我的造化一定是比我的老师要高出许多,一种天赋或本能告诉我,这才是真正的书法。
这幅联可以是十年一出,但这个“气”字却可以说是冠盖古今。
书法修研有常言:学好“飞风家”走遍全天下,但比“飞风家”三个字更难写的是“气”字,尤其是在一种随意洒脱的行书状态下――因为这种毫无在意的状态本身就是难得的。
这个气字,可以够人临摹上一辈子。
它左伸右缩的结构,不止来源于于右任的刻意书写,同时也是在那种挥洒自如的状态中,他的指、腕、肘、臂诸部位的生理组织,看着此字的第四笔,那个横折弯勾,或可以想像出书家的上述4个生理部位在制造它的那一时刻也同时发生着怎样的翻转杂技,是配合的,不是单调的,而且在这样的翻转一瞬,会摒一口气于胸,因为最后一挑一定要发上力――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滑的发力,笔尖上有饱满的力,却要做到六分的含而不发。
而在此时,支撑整个“气”字的“米”部仍在未知之中,书家在书写中又为它留出了合适的空间和气场,说是支撑,也可以说,“米”又是刚才那绝伦一笔的补充。
还要注意的是,书者在书写时是谋划着全篇的10个字,所以写这个“气”所出现的刚才我罗啰里啰索的那种状态,又只是这全篇气场的一个小部分,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升化,或者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关系。
书法,或会让书写者进入一种“气”的状态,因为汉字不像绘画,人们对汉字的间架结构已经了然于胸时,是自己的流露,这种自然的流露如在一个时间段内连绵不断,也就是达到了化境或者顿悟,这就是修。
1992年春天我在黑龙江省的德都县(现五大连池市)县招待所里练字,因为是个星期天,一个人,站在那儿写《爨宝子》,不知不觉居然写了8个小时,无人相扰,也不知饥渴,早上太阳正高时站在那里开写,再一抬头,太阳红坠了,不禁讶异,脚下积下厚厚的草纸,在这个大宇宙里我是一个正常的人,在练字,挥手动眼,但在我的小宇宙里,我那8个小时是一动不动的,或者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吧,那可能是气功的状态。
多少年过去了,都非常怀念那天。
只有在那种状态下才可能写出这个“气”字。
所以说书法的糟与妙有时不在于字的外形,而是书写的人是不是从大宇宙进入了小宇宙。
我一看到这个“气”,不是觉得它是个字,而是能从中看到一个陕西文豪兼革命家于右任气脉流畅雍容通达的顿悟时刻。
可惜它不复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