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凤勇
高凤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6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静看待精选层首日涨跌

(2020-07-27 21:17:41)
标签:

股票

三板

财经

 

精选层开市首日的状况超出很多人的预料,但是如何看待这个状况与科创板的差别?
我以前撰文多次说过:精选层是没有小非制度的,所以精选层首日表现与科创板小非解禁后的情况相比也许更有说服力。
恰逢科创板开市满一年,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的小非已经解禁,我用这25家今日收盘价与当时的发行价做了个比较,其中涨幅后五名如下(未计除息因素):

公司         涨幅
新光光电 2.81%
天宜上佳 3.34%
容百科技 4.17%
中国通号 4.96%
天准科技 5.61%
   
如果取上市一年来这25家公司最低价与发行价格比较,涨幅后五名如下(未计除息因素):
公司         涨幅
容百科技 -18.37%
天准科技 -14.39%
新光光电 -13.23%
中国通号 -10.94%
杭可科技 6.78%

这个情况是否跟大家理解的火热的科创板略有差异?

诚然,新三板首日开盘表现相较发行价与科创板的表现差异还是蛮大的,总结原因,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 精选层企业的质地、体量确实与科创板首批相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首批企业里缺少像科创板一样的半导体、生物药等大热门股票作为龙头;
二、 首批精选层企业在IPO之前不少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低位换手和较大上涨过程,很多投资者的成本远低于发行价,持有时间又比较短;
三、 相比精选层,科创板的小非锁定制度使得小非解禁前大量流通股经过了高位充分换手,流通股现时的平均持股成本高,这个对价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四、 精选层的开户数相较科创板差异较大,尤其很多投资者是被券商以“打新赚钱”的理由动员过来的,对三板和精选层缺乏必要了解,甚至还没有想在三板投资和交易;
五、 精选层的机构入市不充分,还需要更多时间;
六、 部分精选层的发行定价相对自身质地来说,确实有些偏高,没有给市场留下合理空间。

但是,首日开盘不是精选层的全部,经过比较充分的换手后,市场自会根据企业质地再重新排序,并给出越来越理性的估值,我也相信,今天有些股票的最低价是完全非理性的,未来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无法再现这个价格。
同样,首日大面积破发也是中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成人礼,有了这个经历,相信后面的发行询价过程中,投资者和承销机构会更理性,更审慎,有涨有跌,高低分化,才是市场本来面目。而相比首日破发,市场何时出现发行失败,也许是三板投资者更加成熟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