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内需与外援,对抗疫情促经济
(2020-03-17 09:59:34)
标签:
财经杂谈 |
中国成了一块净土,疫情在全球多地蔓延,但是世界是平的,全球疫情发展也与中国息息相关。
一、先略客观地审视疫情发展。
疫情缓解获得到较好解决有三个方面的路径:
1、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
病毒诡异,但是几个国家的实践证明,只要各国重视,愿意拿出行动来阻断、隔离,虽然代价不低,但是控制疫情没有问题。
目前沮丧的结果实在包含有很多国家及民众掉以轻心的因素,当然国情不同,我们也无需责备别人。好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严厉的行动,只要执行到位,后面就是时间问题。不确定性是全球的发展需要各国一致地行动,这个就比较难了。所以,这个方向的时间表是不太好确定的。
2、出现特效药
如果研制出神药,或者老药新发能够有效治疗,自然病了也就没那么可怕,就真成了流感。但是这个短期来看不算乐观;
3、疫苗
目前从媒体公布的信息看,多款疫苗会集中在四月份进入临床,给与半年的时间周期,我对在年底前出现有效疫苗的结果还是表示乐观的。
综上,我们把全球抗役的时间预期放到年底并做好预案,也许面对变化会更从容些。
二、疫情与2008
2008年,是有毒资产侵蚀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通过金融管道渗透到全球,流动性崩塌,进而引发实体经济出现问题;
2020年,是有毒生物通过人体,渗透全球,阻断实体经济供给和需求,对实体经济前景担忧引发金融资产价格雪崩,金融资产雪崩会否引发全球流动性骤停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有赖各国宏观管理当局的有效动作,对这一点我个人比2008年可能略有信心。
无论如何,不能对全球经济层面的危险掉以轻心,多套预案准备对冲既是主管当局应当之举,也是每个企业家、每个个人和家庭应该考虑的,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和负债率较高的家庭。你是否已经有了极端情况下“熬过今年”的预案?
三、几个不连续的建议
基建对冲是我国运用成熟的工具,我不多插嘴了。
需求侧,内需和外援要发挥有效作用:
1、我这次以内需视角再次呼吁:建议国家集中组织商业化撤侨,口岸集中建造和改造隔离点和方舱,统一组织并实施控制的办法看似成本较高,实则比大家零零散散无组织地回来要好防控很多,成本并不高,而且可以让大家自费参与,只对确实困难人群实施经济支持。这不但能有效阻断归国疑似人员在国内的再传播,也能大大缓解部分航空、酒店、餐饮的短期困境。
2、首批物资外援过后,我建议对国外政府和组织以买方信贷的方式提供资助:就是对国外进行商业贷款,款项指定用于采购国内的医疗物资、医疗设施和消费品等,也可以涵盖疫情过后的基础设施建设。
3、为化解国内家庭债务提供解决预案
国内家庭的债务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可以由商业银行推出债务置换方案,比如把五年到期的债务,置换为10年期或者更长的债务,由居民自行选择是否进行这个置换,此举既可缓解部分紧张家庭的现期压力,又不对金融体系安全产生影响。只要家庭债务不出现大的问题,居民就会更安心,我们处理其他事情就更从容。
与美国不同,中国国民财富集中在房产,房子的流动性差,价格波动的情形好控制很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处理好债务问题既化解资产端价格压力,又能让居民有余力进行消费。希望这一点得到重视。
4、发挥好资本市场作用
要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一方面,让更多的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保证持续稳健经营,另一方面,财产增值预期可以稳定大家消费预期,而稳定的消费预期绝对可以再促进资产价格稳定,这时候信心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