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做市转协议的企业家数在增加,毋庸置疑,原理上做市是比协议转让更先进更能推动流动性的方式,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愿意翻回去呢?
推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1、对于准备转报IPO的企业来说,做市方式让公司无法控制股东人数,一不小心就突破200人上限;做市方式也让公司无法控制股东性质,会有所谓三类股东进来。而上述两种情形存在下能否顺利IPO证监会没有定论,今年甚至出现了某些三类股东敲诈大股东高价退出的现象;
2、虽然做市交易对于满足进行相对小额交易的投资者还是非常便利和必要的,但是针对三板机构投资者的定位,很多机构个股持仓量比较大,做市商在个股上并不是这些机构合格的交易对手,做市又与协议转让互斥,影响了持仓较大的机构之间的交易。
应该说,这两个问题都是制度上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需要证监会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股转中心就更便利推动解决,前面已经很多渠道听说要退出做市+大宗交易的制度,只不过何时落地没定,肯定越早越好。
制度如果让人做坏事,就是坏制度,就该及早完善,这是主管部门不能推卸的责任。我们期待尽快有下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