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两年互联网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移动互联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投资越来越火。很多创业者APP上线半年就对外以亿元美金报价融资,融资成功的新闻也不绝于耳。跟风的创业者无数,都觉得不融个千万美金就好像没融到钱一样,相关人才市场也是异常火爆,到处反馈供不应求。
投资者也开始感觉很纠结:不投,怕措施这波台风机会,投,实在是贵。
想想几年前,光伏行业也曾经有或一个类似阶段性的热度,行情好,刚建厂没两年,利润上亿,投资估值普遍在10亿人民币数量级,但当行业冷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利润上亿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大企业,没经历风雨,就显著缺乏抗风险能力。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普遍属于服务业,服务业对企业管理的要求远高于制造业,即便融资估值到了亿元美金,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成功了,想成为真正成功的企业,路途还非常漫长。当一个行业仅靠烧投资人的钱而非靠自身盈利却让所有人都觉得欣欣向荣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可以断言这个方式不能长久持续。
所以,创业的继续创业,追求梦想,但是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前两年没投资过相关项目的,未来可以更加悠着点,宁可放弃一次机会。投资市场,机会也是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