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并购市场初级阶段论

(2014-05-20 12:53:42)
标签:

财经

       一年多来,力鼎资本一直在推动并购业务的发展。在合作和交往过程中,我们面对最多的问题是以Buy-out为基本模型从而对中国并购基金操作方法和操盘能力的质疑。可见以KKR、黑石为代表的并购基金模式在中国的传播力度。

        可是,我们到底是不是可以和Buyout模式简单类比?这是个前提性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并购市场发展所处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并购和并购基金的商业模式,脚踏实地地开展我们的并购活动。

        通过对美国几次并购浪潮的研究,我个人认为:我们还处在并购市场的初级阶段,我们主流的并购活动发生将是以美国第一次、第二次并购浪潮为蓝本,大规模开展Buyout模式的并购基金时机还不够成熟。

        中国的绝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不高,以提升市场集中度、消灭过剩产能和低端竞争为目的的并购将是主流行为。并购主体将是中小企业为主,方式主要以横向或纵向并购展开,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配套不充分,中国并购整合能力还有很大问题。融资配套都将会围绕行业内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主体完成。这一切都与美国前两次的购并浪潮极为相像。

        但是由于我们后发,大家在金融工具模仿创新、管理理论模仿学习、并购经验教训总结积累等方面可以有后发优势,所以中国的初级购并阶段又将有很多自己的特点,我觉得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是合理的:

        1、已上市公司将是这一轮次的并购主体

        中国是个被分割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拥有太多的红利和支付手段,这是非上市公司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在目的和手段上,上市公司都将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要并购群体。

        2、PE机构将是主要参与力量

        前几年的PE热潮,使PE投资机构手里拥有了大量中小企业股权,受制于上市进程,PE机构在动力和资源上都将成为并购的主要参与力量。

        3、催生知名并购投行

        由于上市公司是并购主体,服务上市公司又是持牌业务,所以有牌照的证券公司天然地成为服务买方的主要力量,将极大推动上市公司并购投顾业务发展。而只会写八股文的保荐代表人将身价日下。

        4、影子银行大显身手

        商业银行的并购贷款虽然数量庞大但却只能是配套,能够承担更高风险等级的夹层融资或者垃圾债才是并购成功的核心融资手段,通道式业务不是中国大资管的明天,并购活动为影子银行提供了更广阔和更有技术含量的市场,一定会有人脱颖而出。

        5、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不顾国际产能流动、反垄断、中国地方政府行事特点等不同于美国前两次购并浪潮发生时的环境差别,寄希望于简单收购产能实现垄断的并购,会面临巨大风险。 

         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金融从业者脱颖而出的时代。随着我们的快速进步,这个轮次的胜出者将迅速开启中国并购基金Buy-out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股本和股价
后一篇:大数据之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