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服务几年来一直是公司配置的重点行当。跟一些同行及朋友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觉得困惑,消费服务怎么投资?为啥看这类企业老觉得不靠谱,心里不踏实。
讲实话,我们刚开始投资消费品的时候也是心里忐忑,几年下来总结,觉得投资消费服务类企需要破除的第一个心里障碍可能是在财务报表上的理解上:
中国1993年公司法颁布,认真揣摩,公司法几乎就是个工厂法,各项配套投融资制度也几乎是按照工厂定做,这些制度也催生了中国世界工厂的美名。工厂的特点是公司的核心资产通常会在资产负债表上有相对完全的体现,比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业原材料及产成品等。看到这些表上的资产,再看看实物,总会有让人踏实的感觉。
消费服务类企业完全不同,他们的核心资产、核心资源、核心竞争力一般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你甚至很难看到值钱的实物资产。他们是靠口碑(品牌)、渠道、销售能力、地域垄断等无形资产,他们的核心资产在人们心里,在客户服务体验里。
消费服务类企业的竞争也不是简单地资源堆积,护城河也都是无形的、被日常费用化的、你以为打了水漂的资产。如何让这些可能打了水漂的东西有很好的投入产出比,就需要对传统的工厂化思想有很深刻的反思,就需要团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投入产出的掌控能力。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大概更能反映消费服务类企业特点。同时多进行比率分析,认真体会毛利、净利、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由于该类企业在上市前很难拿到传统的信贷融资,所以除去品牌上市红利,在财务资源上的上市红利也很高。你这么想了,这么实践了,就离惊喜不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