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横竖

(2022-10-15 14:22:10)

电视新闻引用手机视频的越来越多,竖幅的那种,中间一小条,看着像扒门缝,比较满足偷窥欲。两边大块屏幕闲着无所事事,尴在那儿。。

 

我想将来有一天,所有屏幕、显示器以及照相机、摄影摄像机什么的,会通通改成竖幅的,拍摄和播放两头儿统一,向手机看齐,开创一个全竖屏时代。毕竟,手机太强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何况,竖屏还省材料,省空间。

 

其实横屏——不管是3:24:3还是16:9——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因为首先,世界是横着的,地平线视野是平摊开的。然后,为了适应这样的世界,人和动物的俩眼也都是横着的,横着摆放,横着开闭,横着转动更顺溜。所以横屏,更利于观看,也更便于展现事物。

 

而竖屏,也是有道理的。它大多是源于手机。操作手机,拇指是主力。这俩指头,竖着拨动比横着利索;如果是横屏,拇指不够长。而且横幅拍摄,要占用双手,手基本干不了别的了;竖拍只用单手,腾出一只手,可以辅助操作,可以抓扶着哪儿,可以打伞,可以在镜头里指点、演示,可以自拍时整理头发、比二……干好多事,即使什么都不干,一只手叉腰、插兜还可以扮酷。

 

再说,竖屏的道理自古就有,貌似还是中国独有。最早我们记载文字的骨头、乌龟壳、竹片、木头片都是竖幅。一手拿住,另一手在上面刻或者写,没啥讲究,就是顺手;非要横着来,可不得劲儿了。这个优秀传统,将来在面对竖屏时代时,让我们充满了文化自信。

 

有回坐地铁,看乘客排排坐,人人捧一手机,忽然想到古代朝房,一帮大臣跟那儿准备上朝,各自抱一笏板,默默背着记在那上的面圣台词。那手机真像一笏板。后来有一天,在电视上看某次大会的分组会,见一主儿捧着手机,冲大猫儿念那上面的奏疏。那手机真就是一笏板欸。

 

横竖都有道理。横屏是天然的,造物开创;竖屏是实用的,懒人发明。有点儿势不两立。懒是一种巨强大的生产力,大到产业革命,小到日用设计,全都由它驱动。它有一种人定胜天的任性劲儿,能改变世界,也能改变人类自己。所以,竖屏打败横屏一统天下之后,为了适应它,万物一致向上长,向上摞,人们的面目也慢慢在变,眼睛开始在脸上位移,最后长成一上一下——一点儿不夸张,你看那些不爱游泳,喜欢在海底沙滩上躺平的懒鱼,最后都进化成了比目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JQK
后一篇:这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