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芜小苗
芜小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70
  • 关注人气:15,4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访宣科庄园

(2007-01-19 15:01:43)
拜访宣科庄园
----海峡卫视采访侧记
那是几天前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们陪着海峡卫视的朋友去拜访宣科老师,地点是宣科庄园。
宣科老师在一个月前因为脑梗塞在大理抢救了六天,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嘱咐他至少要静卧休养半年,可他还是坚持在前几天出场了大研纳西古乐会的演出,虽然每场都只是开始和结束的五分钟才登台,但可见宣科老师的毅力。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007-1-18/000/352/875/5619980/5619980_l.jpg
(庄园之外)
(庄园入口)
(主要建筑)
(宣科老师在谈“丽江死了”)
宣科庄园距古城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位置极佳,正处于丽江坝子的风水最佳之地,北望玉龙皎洁入画,东瞰文笔峰、马鞍山苍莽竞秀,西望大研古城和丽江新城活力无限,南面一条长路经过门前,如同玉带一般联络起庄园的优雅安静和繁忙的大千世界。庄园占地很大,一眼望不到头,庄园入口盖了一座气派的音乐厅,庄园的后部的两栋欧式别墅,就是宣科老师的住处。庄园里花草繁茂,更是遍植果树,环境十分安静。

宣科老师在别墅的后部接受采访,这是一个不大的客厅,放置了几组沙发,客厅的大落地玻璃窗外,正是一潭碧水,阳光暖暖地洒满了半个客厅,水光潋滟,又带来几分柔和的波动,宣科老师在采访时,都坐在最靠近阳光的位置上,他幽默地说,阳光每天是先晒到他,然后才晒到丽江古城呢。
(光阴似水,宣科老师的活力,让人忘记了他78岁高龄)

采访的重点是关于纳西文化的传承,宣科老师旁征博引,批评了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周杰伦,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周杰伦,你看他们的样子,一出来,头发盖住了眼睛,永远都是生气的,是愤怒、失望、绝望、要死。”他也批评了宋祖英,他说“她是个美女,可我不认为她是美女,有些人认为她很美,她唱歌的时候总是在笑,难道每首歌都可以笑吗?”他用辛辣的讽刺批评浅薄而短暂的流行歌坛。然后他打开了电视,他正在欣赏的是卡拉扬在1984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指挥,和欧洲百灵鸟的一段合作,他强调,这是真正的艺术,随着优美高雅的节奏,他情不自禁地来了一段“现场”指挥。关上电视,他还回忆起当年在中央交响乐团客座指挥的难忘经历,他还吟诵了一段《长恨歌》,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六宫粉黛无颜色”为止。他的侃侃而谈,听起来是东麟西爪,但仔细品味,正是真正的金石之声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忧。
(图:宣老师真是最好的采访对象,使劲拍吧!)
(图:墙上的那张年轻时候老师的照片,宣科老师自称:在你们台北肯定没有这样的帅哥!)
(图:最爱墙上的书画,都是大师们书赠老师的真迹,笔意纵横,意趣盎然)

宣科老师在采访里还谈到了自己的家族,原来他有一位来自香格里拉的藏族母亲,而且他的三姐是一位大美女。他感叹香格里拉的传统文化保护的不好,也表示了很深的忧虑。
(图:宣科老师的三姐,早年去了印度)
(采访中,这只小狗全程安静地倾听)

采访原定一个小时,但宣老师谈兴很浓,一直聊了两个小时,我们才告辞。这两个小时笑声不断,选课老师的口才真是一流,讲话绝不拖泥带水,总是言简意赅,而且语带幽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当之无愧的“鬼才”。宣科老师还强调了“某人”说的“丽江死了”,对古城的商业化和世俗化倾向表示了强烈的愤怒和担忧。
离开之前,我们参观了即将完工的纳西古乐展演厅,宣科老师强调这个音乐厅是丽江的“金色大厅”,将在农历明年的正月十六进行第一场演出。听说在古城的古乐会扩大装修期间,纳西古乐的演出要转移到这个大厅来进行。
(芷蓉在展演大厅里发飙--飙出了海豚音)
(气派的大门)
(休息厅里的天顶)
(被称作维纳斯的艺术奇石,放置在展演厅的入口休息大厅)
离开庄园的时候,正是中午,小雨若有所思地流下泪来,她说,看到宣科老师孤独地欣赏卡拉扬的指挥,她能体验到人生晚年知音难求的孤独感。而我,则从那阳光下宣科老师的健谈,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艰难和辛苦,而宣科老师岂能没有人生苦短的感慨呢?
(老师爱喝速溶咖啡吗?壁炉是藏式的装饰)
(壁炉上的古董和奖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