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2010-12-12 15:01:01)
标签:

协和医院

妇产科

张羽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腹壁

手术

健康

分类: 科普,患者教育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张羽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逐渐派生出一类新的疾病,就是剖宫产术后手术疤痕附近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足月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0.03%~0.4%。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亦有增多趋势。

 

    很多患者就诊时,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剖宫产手术是不是没有做好,是不是医生造成的,实则不然.

 

    我通常会这样通俗的解释给患者:剖宫产实际上就是一层一层的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筋膜,腹膜,再切开子宫,把宝宝和胎盘取出来后,再一层一层进行缝合,可见,手术过程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是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散落在各层伤口之间的,但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在手术后得了内膜异位症,而大部分人没有问题呢,基础研究认为,主要还是和患者子宫内膜细胞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系的,可能她的内膜细胞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更强的侵袭性,更强的转移种植能力,更强的血管形成能力,能够很快的在不属于自己生长的地盘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园,结果就是,患者会在手术后发现手术切口附近有异常的结节,可大可小,大的我见过有鸭蛋大的,小的通常也就是黄豆粒大小,这种结节在月经期会长大,疼痛,随着月经干净了,包块可能会缩小,疼痛也会减轻。

 

    典型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为: (1) 腹部手术史,尤其剖宫产史(2) 切口部位的肿物; (3) 肿物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或触痛。对于症状不典型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包括切口硬结、切口缝线肉芽组织、切口疝、脓肿、血肿、腹壁肿瘤等。

 

    除了医生通过双手进行触诊检查,超声检查应用比较简单,没有创伤,可以测量病灶的大小,侵犯和浸润的深度,以及病灶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价格也不贵。CT、MRI 也可用于术前评估,通常在病灶巨大,或者侵犯较深,或者可疑有恶性变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目前,对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手术治疗,切除内异症结节。手术范围最好在病灶外缘再多切除0.5cm,保证彻底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的风险。较小的病灶,切除后,医生通过最基本的外科减张缝合,就可以修复伤口,但是对于病灶巨大、侵犯筋膜,筋膜切除后缺损过多的患者,肚皮上留下一个“大洞”,无法缝合,需要一块人工筋膜补片,像打补丁一样把肚皮缝合起来,手术后,人工筋膜,也称为生物补片,会和患者自身组织很好的生长融合在一起修复伤口。

 

    在所有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腹壁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是很差的,因此,对于已经形成的瘢痕结节样的病灶,不要试图通过吃药,或者打针得到治愈的目的。但是对于病灶巨大、估计切除困难的病例,术前应用GnRHa类药物(例如诺雷得,等)治疗,使其病灶缩小后尽快手术,可以达到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是一种很好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复发率,文献报道总的复发率为10%,协和医院近年来已经有至少200例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腹壁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经验,都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复发率不超过5%。本人也做过一些这样的手术,尚无复发,但是,医生最忌讳的就是吹这种牛,没有复发,一定是我做手术的数量还没有达到那个足够的数量级。复发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切除干净,另外,还有一些多中心分布的病灶,在它还很小没有引起明显症状的时候可能在术中漏诊,成为将来复发的根源。

 

    通常,静脉麻醉就可以解决问题,手术后患者很快就可以吃饭喝水,自己排大小便,总之是小手术。如果病灶大,手术时间长,硬膜外麻醉也是效果很好并且很安全的一个选择。

 

    但是,如果病灶巨大,情况往往就会很复杂,个别患者还需要整形外科医生配合妇产科医生进行腹壁的整形缝合,个别患者的腹壁病灶会一直侵袭生长进入腹腔,我们见过病灶和子宫相连,患者来月经的时候,肚皮上的病灶也会流血,确实属于少见和罕见病例,最严重的,个别患者还会有病灶恶变的情况,但是非常罕见,我院收治过一个腹壁内膜异位症肉瘤样变的患者,在外院无数次手术切除,不断的复发,来协和时肚皮上已经惨不忍睹,看过的医生定会终生难忘,最后通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是恶变。去年,我们还收治过一例腹壁内膜异位症恶变,已经出现盆腹腔以及淋巴结广泛转移的患者,实属全世界都罕见的病例。所以,对于病灶反复复发,外观出现破溃,糟烂等表现的患者需要高度警惕,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确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