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2008-04-29 16:34:08)
标签:

车展

北京车展

汽车

分类: 我的汽车畅想

文图/郭涛

 

2008北京国际车展,对于每一个作网站的编辑来说,都可以用很苦很熬人来形容,然而苦从何来,这其中不免涉及到很多软硬件的问题。深了咱不说,也不好说,不如就从表面现象做做对比,让大家看看咱们和“国际”二字之间的差距到底还有多少年。

 

入场:

 

入场您明白吗,就是您进到这展馆里面了,那位说了,不好意思我中午想吃个麦当劳,可以啊,但可别吃完了再去,因为咱用的媒体证已经很NB了,可一天也只能出入所限的次数。

 

因为本人也只是去过北美车展,所以就拿来说说事。凭借媒体的证件,每人可以换一个塑料手镯,根据手腕的粗细工作人员帮你固定好,一扣一剪这就齐活了,回头咱们是只认镯子不认人。什么进门看证出门刷卡的程序一概省略,要的就是一个高效。有人又该说了,这好啊!咱们把镯子拆下来送出去,那能带不少人进来啊,您给我一边儿歇着,你想到的别人早就想过了,这种通行证是防水又防腐,禁拉又禁拽,你用几天都可以,唯独是想拆下来就必须剪断才可以。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入场凭证在此

 

安检:

 

这方面因为两边的国情不一样,所以可比性不大。咱们用的是仪器,北美车展用的是警犬。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不好的地方就是会有狗的口水留在包上

 

跑会:

 

跑会这个词相当贴切,确实如此,大家在媒体日的时候真的都是跑着去开发布会。以我所在的媒体来说,SINA汽车能够收到的邀请函算是比较多的了,在媒体日第一天一共安排了10个人去参加发布会,每个人平均4-6个,而让人崩溃的是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了第一天的上午9点-12点,如此高密度的发布会数量换来的只能是媒体从业人员的来回奔波,以及并不很高的报道质量,当然场馆内相互比拼的音响音量也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垃圾产物。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一位经过上海车展洗礼过的外国朋友

 

国外车展就要好得多,没有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几十场发布会从第一天到第三天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的罗列出来,记者只要愿意就可以一个不漏的全部参加下来。会场内秩序井然,拍照的摄像的互不干扰,而且分工明确,就像饺子同学说得那样,摄影师只管照相,记者在发布会的同时就可以写出来一篇像样的原创稿件,而那些能背着笔记本,扛着照相机,手里还不忘握一个DV的强人们,八成也只能是我们这些网站的全能选手了。

 

展车:

 

中国的车展可谓是真的在“展”车,不管多贵的多贱的,一律只能远观,要想近距离的把玩一下也不是不可能,那您得是非常明确的目标客户才行。

 

国外的车展则大不同,所有的车一律大门敞开,不管是地上摆着的还是台上转圈的,只要你愿意,就上去拍照吧,不仅不拦着你,还会主动配合,外观内饰这一圈拍下来照片里干干净净没有半个人影。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难以言表,你只能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句,原来车展是可以这样滴。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不管什么车都能近距离拍摄

 

真假:

 

媒体日顾名思义应该是媒体观展的日子,不过因为中国人大都人脉甚广,所以在媒体日中众多的长枪短炮里也不乏小DC和手机的身影,说有记者万余人,实际上水分不少。

 

在国外车展中,丁是丁卯是卯,只要是在场的就基本没有闲逛的,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和修养值得学习。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都是玩摄像的,有人很专业。

 

饮食:

 

不管是28的SUBWAY还是几十八的盒饭,总之一句话,想吃饭自己掏钱。

 

而在国外车展中,所有的展台都会备好各种各样的饮料和甜品,转累了随便找一个休息区坐下来,就可以补充能量,赶在饭点的时候,大一些的展台还有丰富的套餐可以选择,给人的整体感觉非常优越。

 

美女:

 

一个人曾经给我留言,说一个车展成就一个美女,没错,不过这仅限我们的国际车展,美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还是请大家点击梁朝晖老师的博客吧。

 

记得今年的北美车展,我们的编辑做了一排美女图片的位置用来放模特照片,开展后无奈地撤了下来,寥寥无几的三个车模实在撑不起一排组图,和奇瑞一下就整62位美女的气度无法相提并论,可能有些人会说车展车展就要看车,但当这么多漂亮姑娘站在边上的时候谁又能说不好看呢。

 

闲聊中外车展的不同(组图)

可以随便领取毛绒玩具的游戏,不用排队。

 

对比了这么多面子上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希望让大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媒体和主办单位能够在今后的车展工作当中更全面的发展,把北京、上海的展会真正的国际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