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连载(14)大数据的认知框架(2)

(2013-04-09 09:38:08)
标签:

it

 

    第一章 大数据概述

    第三节 大数据的认知框架(2)

    行业垂直整合

    第二大趋势是行业应用的垂直整合。如图1-13 所示,新兴产业往往是以垂直整合的态势开疆拓土,但产品成熟后,产业链上专业分工则激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并且成本也逐渐降低,优势逐渐转向水平分工格局。但是当下,信息产业中行业垂直整合趋势明显,是大数据效应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一个缩影。了解这个趋势,可以解释很多公司的成长逻辑。真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这个趋势下,越靠近终端用户的公司,在产业链中拥有越大的发言权。微软的股价十年横盘,苹果股价却一飞冲天,两大巨头之间的恩恩怨怨此起彼伏是这个趋势最好的注脚。
 

http://s9/mw690/537e497atd9e3a81f3038&690

    过去大家计算机,关注的是CPU 主频、内存、操作系统等;现在入手iPad,直观感受是酷不酷,没有人问iPad 的CPU 是几个核。这标志着消费者的关注重点已经迁移到产品能否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在企业级市场也一样有相同的趋势,不要讲你的数据库、主机又出了什么新功能。客户更多会问,你们能不能满足我业务的需要?这个趋势的出现有两大原因:第一,通用的平台型软件逐渐同质化;第二,用户对自身业务的关注超过了对计算能力的追求。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软件同质化①的问题。笔者观察到,几乎每个大型的商业软件都有对应的开源软件,而且这些开源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也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在第六章列了一张开源软件和商用软件的对比表,以及开源软件的统计数据。此处不赘言。需要提醒的是,谷歌、Facebook 这种世界级的平台,其核心技术架构都是开源软件唱主角。开源软件的兴起和繁荣客观上也加剧了软件的同质化。在这个趋势下,拥有大量的客户,了解客户业务需求的公司,将会迎来一波大的发展机遇。

    行业应用垂直整合的内容在第六章展开论述。

    泛互联网化

    在讲述泛互联网化趋势时,提炼了一个重要思想——泛互联网化范式。在和产业界人士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反复强调大数据并非只是大型公司的游戏,小公司、传统企业也一样可以搞得精彩纷呈。泛互联网化范式,为其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基础;亦是目前为止,实现大数据战略的最佳实践。

    在泛互联网化范式中,强调终端、平台、应用“三位”加上“大数据”这“一体”,如图1-14 所示。这四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但是,如果要取得竞争先机,则需要明确,主要靠哪部分盈利?需要补贴哪个方面?甚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盈利的主体也不尽相同。根据公司主要盈利来源的不同,可以把简单归类成五种模式,分别是强终端模式、强应用模式、强平台模式、强数据模式、以及混合模式。

 

http://s10/mw690/537e497atd9e3abbcb379&690

    泛互联网化范式,批判工业时代的标准化思维,指出利用科技手段碎片化应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才是王道。应用的碎片化,恰恰可以解决标准化产品和用户个性化服务间的矛盾。泛互联网化内涵非常丰富,以碎片化为例,事实上不仅仅应用呈现碎片化趋势,服务、内容都可以碎片化适应新型媒介需求。譬如,教育如何满足人们利用零星时间学习知识的渴望呢?限于本书的篇幅,仅在第七章来阐释,先给出范式框架,再通过与各行各业的深度交流,不断补充发展。本书第二版将会补充这部分内容。

    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传统企业如果灵活运用泛互联网化范式,往往能取得意料之外的高速增长。说一句很玄的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关注作者:@赵国栋TMT  http://s16/mw690/537e497atd8ea013cdc3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