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UltraBook会干掉Ipad么?

(2011-11-21 12:25:47)
标签:

it

分类: 行业观察

不会!

Ultrabook属于计算机制造领域,和我研究的软件有点远。但现在居然产业链各个角色鼎力鼓噪,不得不关注一下,这个东东是否有机会。借此印证一下眼光。

看到这个Ultrabook的报道,首先想到是当年微软的WindowsIBM OS2之争。Windows自诞生之日起,其实诟病之声不断,频繁的蓝屏、死机、病毒。但用户一边骂一边用。关键是它满足了大家基本的需要,办公、娱乐各得其所,大量的Dos时代的应用,在Windows上依然可以流畅运行。反观OS2,可以说是IBM倾公司之力,要夺回操作系统控制权的大制作。安全、稳定、高效,符合企业应用的一贯风格。推广的力度空前,凡是计算机相关的媒体,都有OS2windows的对比分析文章。可以说在技术上,OS2正像其名字一样,是操作系统的新一代,完胜微软的Windows系列。但现在没有几个人记得它。缺少应用支持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超出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又没有满足用户基本的需求。

Windows时代早期,计算机应用相对缺乏,因此,兼容老版本的应用程序的需求,远大于操作稳定性、安全性的需求。微软正是为了兼容性,而部分放弃了稳定性。而OS2放弃了兼容性,忽视大量已经存在的应用程序其实是用户选择操作系统的决定因素,所以,无论OS2性能多么出色,推广多么有力,注定无果而终。

Ipad时代,互联网信息非常丰富。核心竞争是围绕信息生产和消费展开。Ipad以开创性的用户体验,聚焦在信息消费领域,满足简单交互需求。用IPAD上网,阅读,听音乐,看电影,很好。但是如果写文章就很苦恼。但这并没有妨碍IPad走向千家万户,因为信息消费领域足够大。

信息消费终端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多样化,譬如AmasonKindle,就是看书用,一样销量很好。关键是Kindle背后海量图书的支持。典型的还有游戏机。

没有用过UltraBook,因此对他的分析主管臆断的成分大。假定他有用户体验和Ipad相同,价格相似,对其前途的判断就转换成用户行为的预测。用户是否愿意拥有一款既能生产又能消费的机器?

电视是典型只能消费不能生产的终端。长期以来,人们只能“看”电视,不能“用”,但并没有妨碍电视占据客厅最中心的位置。因此单纯的消费端是需要的。消费+轻量化交互的设备(平板类)在未来应该和全能型设备(笔记本)分庭抗礼,各有空间。

UltraBook还是笔记本,而且和苹果的MacAir近似,至少在外观和尺寸上类似。所以他不会影响到Ipad开创的市场,只会加速普通笔记本的淘汰。

那么对于要不要买进联想的股票这个问题,现在谈论还为时尚早,在Ultrabook上要获得类似苹果的体验,还要等到win8的成熟,到时候再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