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新中国《西狭颂》早拓印本与校碑补论

标签:
碑帖不跳舞印本西峡颂仇靖 |
分类: 藏之法书 |
其实已经基本放弃为摩崖石刻整理印本目录了,我的认识是:摩崖拓本中由于条件与拓工差别造成的个体面貌差异远大于时代先后之差异,所以与其和那不可控的纸墨去捉迷藏,不如腾出精力继续看碑版。现在提笔整理西狭颂,无非因为它简单,且石面条件又足够好。
西狭颂出版绝对不在少数,但其中早本却并不多见。对于传说中的最早“创”字本,我和张彦生先生看法比较一致:口部中的石面有无可能跟拓工关系更大,而不是因为存或损。所以不管是稍见还是半见,都没大分别,至于口部完好的,却未见有可靠样本。“建宁”二字其实也均有损,所见未损者皆涂描。
那么,早晚分别就简化到三行“是”字上(有说算乾隆前本,也有说算道光前本),早本可称“是”字本,捺笔不连石花,此时需要注意一下“是”字下面的“以”字,右上角距石花应有数毫米。其后上石花逼近“是”字,下石花逼近“以”字,看间距大致可断时间先后,直至上石花与“是”字捺笔泐连,下石花与“以”字右上也仅有一线之距了。很多填描“是”字的人没有注意到“以”字的差别,露出了尾巴,比如上海书画社“历代法书萃英”的底本就是如此。


“是”字本见有: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历代善本碑刻”原色印,整拓本,略缩小,是目前印出最旧的一本;

- 梁启超本,现藏国家图书馆,浙江古籍出版社“梁启超旧藏碑帖精选”原色印,略缩小;

- 沈树镛本,现藏日本宇野雪村处,日本玄美社黑白印,原大。

-
杨在云本,现藏北京市文物公司,日本同朋舍“中国石刻大观”黑白印,原大。此本多说两句,拓中前后多字完好均疑似精细填描(包括“创”字),但“以”字与石花间距清晰可辨,因此下限定为“是”字本较为妥当。
后一篇:小谈新中国《昭仁寺碑》宋拓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