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单项提名奖:二玄社“精选扩大法帖”

标签:
不跳舞二玄社精选扩大法帖碑帖九成宫 |
分类: 藏之法书 |
(2013-01-06原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

大家看惯了偶对各种书法放大本一路炮轰,以为偶是要将其打倒的,其实这是个误解。我并不反对放大本的存在,只要它名符其实。
放大一般目的有三:一、为中老年人及眼力不济者提供一亲芳泽的机会,达到这个目的只要大就行了,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市面绝大部分放大本的境界;二、为修习者提供更易辨识的形体特征,达到这个目的光大就不够了,还要清晰,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只少部分放大本能列位于此;三,为鉴定与研究者提供更丰富的原作信息,包括纸、墨等,发掘原作隐藏的真相,到达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很遗憾的,这个境界之前只是虚位以待,直至………………“精选扩大法帖”的问世。
海内外的扩大本倒是惊人地相似,大家都是用本来原大(甚至更小)的材料以人工或数码形式强行拉大,于是乎网点、颗粒、台阶、压缩痕全都一股脑冒了出来,乌烟瘴气,甚至人工双钩重描,已是再创作了。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个:用原作以微距重拍。而这个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无限,想那些馆方和藏家即使出版原大印本亦需费九牛二虎之力谈判授权,谁肯再去搞什么微距?
二玄社转而进行深耕,这第一作就叫人眼前一亮。
采用的手本尺寸非常贴心,书页继承传统皆可平展。每开收六字,有的四字,旁侧不仅注了释文,还有逐字笔顺推演。书末会选收个别页原大供参考。当然,形式皆非重点,厉害处在于图版的“真”放大:大多是微距摄影。其中拓本又明显强于墨迹(墨迹本个别素质不高),揭示了很多以往未能得观的细节,墨的浓淡变化与层次、纸的纹路与机理,泐处的损法,拼合的痕迹,绝对是眼睛的盛宴!以拓本图版论,李琪本九成拔占高峰,东博藏本(多宝塔、雁塔圣教)紧随,三井藏本等则略逊。
这个系列还该颁一个“多种用途”奖,比如有的人购之为了校碑(如我),有的为了修习,有的甚至无视放大部分而直奔最末的原大选页而去(尤其兰亭、大王墨迹等册,由于篇幅小收全了主帖,在前期公布时就赚足眼球),不知该不该算“买椟还珠”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精选系列”,除个别分册外,基本为152页(456字),从碑首或帖首取,规模大的书作只能收入几分之一,是谓唯一憾事。
采用的手本尺寸非常贴心,书页继承传统皆可平展。每开收六字,有的四字,旁侧不仅注了释文,还有逐字笔顺推演。书末会选收个别页原大供参考。当然,形式皆非重点,厉害处在于图版的“真”放大:大多是微距摄影。其中拓本又明显强于墨迹(墨迹本个别素质不高),揭示了很多以往未能得观的细节,墨的浓淡变化与层次、纸的纹路与机理,泐处的损法,拼合的痕迹,绝对是眼睛的盛宴!以拓本图版论,李琪本九成拔占高峰,东博藏本(多宝塔、雁塔圣教)紧随,三井藏本等则略逊。
这个系列还该颁一个“多种用途”奖,比如有的人购之为了校碑(如我),有的为了修习,有的甚至无视放大部分而直奔最末的原大选页而去(尤其兰亭、大王墨迹等册,由于篇幅小收全了主帖,在前期公布时就赚足眼球),不知该不该算“买椟还珠”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精选系列”,除个别分册外,基本为152页(456字),从碑首或帖首取,规模大的书作只能收入几分之一,是谓唯一憾事。
简要推荐几册:

李琪本九成宫,以锐度与细节力来说在全系列中无人能比。拿到实书之前猜想会收端方本,结果竟然是李祺本,惊喜!想起当年原色法帖出版时李祺本图版质量是整套的末流,现在时代不同,北京故宫也更开明,终于让欧迷们得偿所愿。这册必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