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2018-12-24 16:18:52)
标签:

不舞

印本

碑帖

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

分类: 藏之法书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原发于书法江湖论坛)

翰墨瑰宝从九年前谈到现在,算来已经是第五波了(第一波为第一辑;第二波为第二、三辑;第三波为四欧;第四辑为阁帖;如今正是第五波)。而产品线也从单一形式变为含精装与简装、套装与单册,甚至有十周年纪念版等衍生版本的综合大系。

自出版以来,一定程度上这个系列以其国内碑帖印本品质旗手的姿态,承载着爱书人的殷殷期待。尽管如今高品质印本挑战者已越来越多,但翰墨瑰宝的标杆地位却更形巩固。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其实翰墨瑰宝也一直在变,纸、墨、印刷工艺经过了不同的尝试,在第四、五辑中同样又有些新面貌,让我们慢慢来感受。

第一辑(旧版)的纸墨是完全不反光的,墨气浓郁古朴,调频网,锐度就小有欠缺,色调偏红,但墨色最准确;第二、三辑的纸墨是有些反光的,调幅网,锐度有改善,但暗处网点处理不够理想,色调纠正了,层次感增加了,但墨色有些虚浮;第四、五辑纸墨反光比前二辑弱,调幅网,锐度最佳,网点也很好,饱和度(尤其印色)总体偏淡,纸色很浅,再加上选本晚本、淡墨本多,属于很明爽靓丽的那种感觉。

因为翰墨瑰宝是“珍本碑帖丛刊”,所以之前贯彻得是比较传统的选题尺度——唐碑宋拓、汉碑明拓、宋帖宋拓等,再加上一些世存最早拓与罕见之拓,件件可说重器。看第一辑八件一级文物;二、三辑亦八件一级;四欧与阁帖更不用说;而四、五辑选题风格一转,竟然只有一件二级文物,全换成轻量级选手,让我们有些准备不足。

细览之下,才明白这一波操作的主题是————“发现”:

一、用出版的形式记录上图近年来碑帖重整中的新发现,比如太室西阙铭、鲁峻碑、龙藏寺碑、十七帖,唐俭碑(发现一页题端)也可归入此类;其中龙藏寺碑与十七帖均为系列中第二次入选,可见选题目的性之明确;

二、对于出版较多的碑刻,选取碑阳、碑阴、碑额整齐且均较早的底本,比如礼器碑、张猛龙碑、嵩高灵庙碑等;

三、展示前面较受忽视的北碑风貌,之前二十五册中仅有两册魏志,这回十册中就有三册(七种)北朝碑志;

四、以精拓为第一条件,相对放宽断代标准。

这十册选题基本都出自《善本碑帖过眼录(续编)》,可见其意本就在于遗补。

说完选题与效果,该一册册展开细观了。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外盒也有小变化,由长方形开窗改为了圆形小窗。介绍册是老样子: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礼器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底本碑阳为明中晚期拓前本,陶洙旧藏,是已出版各本中比较早的,具体可见另帖(小谈礼器碑明拓印本: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 ... 778&pid=5791902)。

碑阳、碑阴分装两册,非同时拓,阴稍晚。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借着这册谈谈我对新一波的制作感想。

第四、五辑在翻看时还是感觉笔划很精神的,墨色恰好,对比显得黑白分明,便于临习。

如果依照我个人口味,其实更喜欢第一辑的纸色,有古气,较暗而正,第四、五辑的纸色就调得太浅太亮了,当然不排除其中很多是较近拓或新装本,但不仅裱边,连字口的纸都显得有些过白。尽管摄影很精到,细节与层次都好,但因为调子过白,所以肯定会牺牲一些细节,会同样降低层次感。另一个方面,印章色彩也就不够饱和。

在印近本时问题不大,但在处理像这样的明拓本时就显得过新了,《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中色调掌握就更为准确。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这已经足够优秀,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原片是具有更多纸面细节的。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碑阴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墨色变化还是很丰富的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鲁峻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能出版鲁峻碑明拓本是值得鼓掌的事,以此碑之名声与精彩,印本的出版量实在无法对等,而其中早拓更罕。

这个本子出版的第二层意义是为早拓面貌的确定提供了更多佐证:

目前馆藏本中断代最早的是故宫朱翼盦本,称宋拓或明早拓,但一直存在争议,最主要的是与旧称传世明拓面貌有很大分野,甚至感觉字形笔划都有不少更变(由于明时拓工粗疏多变,汉碑本中填描又甚夥,所以即使同碑同时所拓面貌相差极大也是常见的情况)。之前朱本作为孤例存在,而上图此本印出后,赫然与朱本同一流绪,面貌非常接近,只时代略晚,这样就可排除很多由于孤例中拓工、纸墨偏差造成的误解,而形成更具统一性的特征体系。

目前此碑明拓形成比较鲜明的两大阵营,朱本阵营已先出两重拳(除上图本于翰墨瑰宝披露外,朱本已由故宫出版社原色刊印),而对方阵营至今尚无法还招(无可信之明拓本精印出版,已出版者皆不到明),究竟孰为真相,待我们继续探寻答案。

再注:鲁峻碑的印本是汉碑中最为混乱的,完全是在各说各话。王壮弘先生是对旧印本述及最多的,但他的鲁峻碑记录中有很多自相矛盾处,让人无法释怀:比如《增补校碑随笔》录艺苑真赏印明拓本,而此本依王先生的断代考据标准衡量根本就是清拓;再记有正印清初拓本(此实即朱本,每面三行五字),言此拓甚精,而同样据王先生的标准此至少为明初拓;三记中华书局印拓工较差,实此同为朱本,有可能即翻印有正,切改为每面二行四字,末条反贴(印章都是反的)。建国后天津古籍神奇再翻中华书局,再切改为每面三行四字之余,拓后换为一堆莫名其妙其它碑帖的跋文。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虽然也是较新裱,但这册拓纸部分的色彩处理就比较理想,细节与层次都有了。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这个例子也许比较极端,虽无清晰笔划但纸面信息丰富,能很好展现层次感。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嵩高灵庙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此应为清初拓,比较典型的清初拓法。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魏碑的碑额往往绘画感强烈,线条非取庄重,而是极逞跃动之姿。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拓本中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很清楚,越是精拓越需要精印。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四辑(上)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