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nodancing
nodanci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165
  • 关注人气:9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2018-12-10 14:32:40)
标签:

不跳舞

印本

碑帖

九成宫

法书至尊

分类: 藏之法书
(原发于书法江湖论坛)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从去年的上海书展首发,到今年书展才开始码字,完帖到了年尾,偶这个不愿写新书评的拖延症又炼出了新高度。

与书共处一年,如同一种伴侣,慢慢对它的长处短处更有切身体会,但要下笔描绘,则难于着墨,长短似乎都融成了一体,再也拆解不开。

许久没写帖子了,但一直在读书。有时太舒适也不是什么好事,太舒适几乎很难有艺术性创造,太舒适也会连字都不想码,既然总有下一本书等着自己去读,为什么要绞尽脑汁去片语只言做什么评论?我承认自己越来越懒,当生活中的舒适区越来越大,想说的愿望就往往消弭于无形。好吧,time to break it,只要想到就去做,别计较什么过程结果。

--------------------------------------------过程和结果的分界线----------------------------------------------

从2017到2018年,应该说书法出版进入了一个小高潮,这里并不是指数量,因为市场中的绝对数量永远都是被虚涨支撑着的。印本无非可分这几类:A类内容形式都只是照搬与辗转翻印的“老生常谈”;B类是内容或形式具有新意,但制作未能达标的遗憾出品;C类才是不仅具有新意,且制作上值得一述的水准之作。一般C类总处于绝对劣势,按往年的惯例估计总占比不到5%,而我前文说的小高潮,是指新出印本中这部分的比例竟然有了令人惊喜的明显提升,体现在各社一众新发主力系列呈现出较为整齐的阵容感,选本、材料、印制、装帧均达到或超过过往水准。所以,接下来评述的任务相当艰巨啊,容我慢慢道来…………

第一回先讲上书画的“法书至尊”系列。

这个系列是依书体分辑,看来大约至少会有篆、隶、楷、行、草洋洋五十册,首先推出的是楷书。不过我个人对“中国十大X书”这样的噱头不是很赞成,画圈圈的意义排斥多于归纳,不如直接写“楷书”二字来得诚恳。从收入的书家看:钟、王、南朝、北朝、智永、欧、褚、颜、柳、赵,分配倒算平衡,但论收入作品,是不是这些都能算所谓“十大”最具代表性?这样给自己硬性提升难度实在无什必要。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上书画社的碑帖印本(图录不计)虽然有着悠久历史,但各系列多是采取普及本形式,高端印本记忆中似乎仅有80年代出过几册线装珂罗,而这一次看来社里是决心要打造一个新的精品系列了。

有了名品大红袍对基端市场的覆盖,转而进攻高端市场,升级正是时候,而从整个策划角度来看,法书至尊也的确称得上是名品的升级版:要么是升级选本,要么是同一选本升级形式和质量。更何况足料升级之后价格仍保持在100多元的区间,比日版平价印本还平,是相当良心的了。

装帧方面,顺应当今高端印本的还原趋势,采取蝴蝶装册页形式,有的本子还接近原装本。外硬盒,内宋锦纹印制包封,分为主、附两册,这种处理在日本印本中由来已久,可以很好解决主本还原不受干扰的问题,甚至我认为主本中重复的前言和说明也可撤去,版权页可移入附册,还本子更干净的面貌。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是本系列中最值得注意的一册,我们就从这册细看看有些什么不同。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外盒尺寸较为合适,取拿无阻,厚度和硬度都有,盒脊的设计有点复杂。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底本为瞻麓斋旧藏南宋早期本,又称郭廷翕本。

关于龚心钊藏的九成宫,这里有必要添点注解,现在已出版的“龚藏本”实际有三件,一件是今天看到的郭本,南宋早拓,之前在嘉德、匡时拍场中均作为明星露过脸;一件是党崇雅本,南宋早拓(旧称北宋拓),现上图藏,上海人民社印;还有一件是黄国瑾本,宋元间拓,现国博藏,国博两次出版。这三本入龚门的顺序是黄本在前(1932年)、党本居中(1935年)、郭本最后(1941年),师兄弟的关系,也可见龚本人对九成的痴迷。而且我们在本子中还处处可见龚的用心用情,后文会一一述及。手捧龚藏之九成,书艺之外,有更多的味道可品。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翦淞阁这签满漂亮的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说到制作,编辑组是真下了功夫的,这册摄影立体感非常好,层次与细节十分耐看,把本子的精神气儿带出来了,可以说图版完胜原色法帖(和近年的日本印本),是难得的佳制。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能放这么大,网点控制也就无需担心了。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调色很正,这个要特别赞一下,现在高端印本逐渐形成规模,继续比拼的都是细节,色彩控制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说到纸墨,最近比较流行用完全不反光的,但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态度,印墨迹或许还可以,印拓本则代价太大(这个代价并不是指成本)。拓本页面构成的绝大部分是墨色,所有的细节是在墨与无墨的边缘产生的,锐度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吸墨率不能太高的纸和至少有轻度反光的油墨,否则随着锐度的降低这些细节很容易沉入墨色中,而墨色的黑度也无法保证,以大量信息的丧失换来的完全不反光几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子精神面貌的降格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那么,到什么程度能尽量减少反光却同时保持细节呢?法书至尊的平衡我觉得就掌握得不错,用纸手感和硬度也足够。如果把法书至尊和四欧堂两本九成并几对观,的确四欧显得更为沉古,但细节与精神则至尊胜出太多。

另外,一直在说“近原装本”,一则是因为前后加入了前言、版权页等,并非100%原本原貌;二则是为了全套书的开本统一,虽拓本部分原大并尽量保留了裱边,但四边总要有少量剪裁或添白,有时页面轴心还要略做平移以免重要元素受影响(从这开就可看出,页面中轴左移了一点),能真正称得上原装本的一定各册尺寸不一。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这里就可看到龚心钊的小纸条了,龚极为珍惜旧纸,每次仅裁出细条小片贴本,然后用工整秀气的小字为注,这也成了龚藏本的标志性特色之一(是之一噢)。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诺诺,又来了,各种精巧的彩条把装本生生变成了集邮簿。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看看一个字要承载多大的信息量……谁说原色不重要的?拓损还是纸损?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龚心钊曾多次在唐碑拓跋中提到骆驼,可作一轶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这真的不是原迹照片唉,印成这样的仿真立体感,偶是服气了。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前文书说了,龚藏本还有节目呐~~~ 拓本跋文都看完,后装的照片就像电影片尾彩蛋一样,把龚所见所知的重要拓本一一细数,还有自己小照,真是爱得无以复加。百年来论对九成宋拓的“痴”,我觉得龚心钊、朱翼盦难分伯仲。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最后是整拓缩图,名品是整拓在前,至尊是放在末页。

再来上附册几张,总之释文、注解、集评什么的就都在其中了。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五:上海书画出版社“法书至尊”(上)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