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二十四:文物出版社珂罗版碑拓系列(一)

标签:
书法碑帖印本文物出版社珂罗版 |
分类: 藏之法书 |
信马由缰,系列书帖的闲谈已经有了二十余篇。除头两篇外,选题全部集中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近印本,而且新书尝鲜式快评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自己回看常感莫名,这与起手时怀旧的“慢摇(slow
rock)”初念相隔甚远,不知是该算发球错区呢,还是跨界融合…………
一直很想写文物社黑白珂罗系列,尤其其中的碑拓部分,于我自己,比之墨迹与画作更有独特情结,珂罗版在道林纸筒上呈现的墨色层次与淡淡光泽,每如人生初见。
文物版珂罗说起来与我们闲谈首篇的文物社“历代碑帖法书选”应该可算近亲。自50年代末期开始文物社陆续编纂故宫等馆藏书画碑帖以付梓,早期印刷技术以珂罗版为主,其中墨迹部分全部采用宣纸,开本多样,而碑拓部分则多采用道林纸(少数分册也用宣纸),8开大本,精装本封面为瓷青纸,采标准线装,部分品种有简装本,灰色封面,穿线无脊。由于珂罗技术印版磨损限制,基本每册首印印量在400-1000之间,70年代之后少标印量,而一些重要品种又有大印量的12开凹版版本以满足大众需求。
碑拓部分从第一册九成宫的62年4月,直至最后一件整拓集王圣教的80年10月,再加上其后一些分册的再版,前后历时20余年,也算是长寿系列了。唯一遗憾得是珂罗版成本高企,定价一直保持着“贵族”身段,普通书友只能望“本”兴叹。其后不久,“历代碑帖法书选”正式登场,核心选本正是出自珂罗版系列,随着书法大潮席卷华夏,终成为书友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在各册之间,印制单位既有文物出版社自己,也有人美社、上博,甚至还有新华出版社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各种国内的珂罗制作机构都来亮相打卡。论效果,由于藏本的条件以及制作机构的取舍,自然各有高低,后文会逐册评价。
本文各册的排序未依出版时序,而是大致按照碑刻的时间断代梳理。
本文各册的排序未依出版时序,而是大致按照碑刻的时间断代梳理。
曹全碑:印故宫藏本,道林纸,首版时间64年11月,印刷机构人民美术出版社,首印量500册,书脊包角,图版质量B。
此本原朱翼盦旧藏明拓未断本,也称王弘撰(王山史啸月楼)本,在未断本中被众多名家列为第一,拓墨深沉,而摄影滤光有些过度,造成黑白太过分明,的确利于临习,但其实纸面细节损失不少。
关于曹全碑各版本之比较,请参看拙作: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 ... &page=43#pid5793192,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关于曹全碑各版本之比较,请参看拙作: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 ... &page=43#pid5793192,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曹全碑(简装本):此底本首印为8开精装珂罗版,二印(65年)改8开简装珂罗版,三印(73年)则改为12开钉装凹版,每次印纸墨均不同,比较奇怪。
简装本尽管也是使用道林纸,但纸张比精装本薄,且不采用筒页,只是单页单面印刷。
到二印时时代风气一变,说明中已是透着浓浓的政治色彩。
史晨碑:未明藏处,宣纸,首版时间77年4月,印刷机构文物社印刷厂,首印量未标注,图版质量B。



前碑,实明末拓。78年5月发行此拓12开凹版版本,且单独标注一版一印,不再作为珂罗版的后续印次。
关于史晨碑各版本比较,请参考拙作: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 ... =254778&pid=5793577。
后碑
题记
张景碑:印河南博物院藏本,道林纸,首版时间73年12月,印刷机构人民美术出版社,首印量未标注,图版质量A-。
整拓缩图
新出碑志在这个珂罗系列中独此一件,一般新拓拓工都不会太好,但珂罗版还原度还是不错的。此书76年5月二印。
有朋友最喜欢看的那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