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2013-12-18 09:27:49)
标签:

大象出版社

印本

马远

李唐

中国历代绘画珍本

分类: 藏之法书

年初曾评述过该系列的第一辑,当时还在感叹卷轴画作之难印,没想到大象动作很快,第二辑偶这个愿望就实现了,而且比起第一辑更精确地还原了作品尺寸,算是一大进境。

前面大家看了很多整幅的拓本,已感出版不易,其实画作原大整幅更为难得。手卷、册页类不提,单说立轴,除去复制品,过去还真没有印过原大的平价版,又是开山头一遭。研究画的朋友们已经习惯了看各种画册中零散的局部和缩小的样图,之前杨柳青的大开画册连存放都成问题,却也只印出几分之一局部,江西美术等曾出高清大图系列,然对于大画缩得仍极厉害(《溪山行旅图》才相当于四分之一幅面),这回看着原大的一卷幸福感会忽然爆表。回想下从原来各种民国故宫出版的小图等到今天,也算没白等一回。

第二辑收十件宋元山水画作(第一辑册页全是花鸟草虫),独立卷筒装,分为大小两种尺寸。价格不一:小的68-88元,大的168-188元。很巧,选材上大幅的是五种宋画(范宽、郭熙、李唐、马远),小的是五种元画(黄公望、倪瓒、王蒙、曹知白、吴镇),全是赫赫名作,尤其大幅的宋画,无论作品本身抑或图版质量,都绝对是高大上的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图版原材料基本采用复制品级的电子文件,甚至有些是超过官方复制品的(如马远《踏歌图》),并没有采取很多画册中素质不够用加锐来补的短视手段。五件宋画信息量个个过硬,元画中曹知白《雪山图》佳,其他四件就一般了些。

用纸与整拓和第一辑均不同。纸本身光感比较自然,色彩呈现较亮而淡些,纸质略薄。由于使用的卷筒是相对统一尺寸,因此每件画在筒中会上下活动,这个时候纸质薄的缺点就显现出来,边角可能撞卷。所以前面谈整拓的时候说过,对于这种大幅高轴,卷筒装也非完美的解决方案。

大象出版社最近的“大”动作让人刮目相看,但一些策划和技术细节上尚有待改进,比如整拓系列的所谓“修复”,再如绘画卷轴品的个别拼幅色差,册页品的中间折线。但至少我从这些革新性的尝试中看到了勇气————一种中国“专业”书画出版业极缺乏的特质。

第二辑宋元绘画目录:

- 范宽《溪山行旅图》
- 郭熙《早春图》
- 郭熙《窠石平远图》
- (传)李唐《秋山红树图》
- 马远《踏歌图》
- 黄公望《九峰雪霁图》
- 吴镇《洞庭渔隐图》
- 曹知白《雪山图》
- 倪瓒《曹全碑》
-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马远《踏歌图》

看看这个像不像金箍棒?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查图版的信息量,往往要向不起眼的地方看去,这座峰就很有看头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斧劈皴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印章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传)李唐《秋山红树图》

虽已证非李唐亲笔,但仍是宋人不可多得的佳作。纳闷得是这件各拼幅间色差大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不知技术编辑该怎么解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浓淡墨层次清晰,原图素质还是不错的


大象来了——“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第二辑(上)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