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nodancing
nodanci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165
  • 关注人气:9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黄庭坚墨迹 上册)B

(2013-07-24 09:31:05)
标签:

碑帖

故宫法书新编

黄庭坚

台北故宫

印本

分类: 藏之法书

寒山子庞居士诗

 

终于轮到寒山子的评论。

此卷可算令人盼望已久。同为山谷名作,与松风阁相比,自民国时起便一向较少出版,曾列入众所周知的二玄社复制品系列,是之前唯一一次原色原大面世,由于高价难入寻常人家。后来又入选“故宫法书选”系列,只印主帖,比例上也略缩小,留得遗憾至今(另收入中田勇次郎的《黄庭坚.名迹篇》,但只是黑白版)。新编能不能有所作为?

我们先来看图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新编整体墨色正常,分页稍影响行气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故法色彩偏黄软,墨色人工淡化处理的效果很明显,印色也不正常。但装帧上可平展的线胶复合装法和小版芯设计使临帖实用性大大提升。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复制品的手卷感觉的确无匹,印色处理好,墨色本也不错,但由于采用多色专版的原因,其中红色版常有套不准的现象出现描边,或轻或重。此件二玄原装加画芯我所见二十余卷,没问题的仅十分之一。

 

由于故法仅印主帖,这题首的比较就只有新编与复制品了。大家注意看,见证奇迹的时刻………………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新编这纸的反光确实是没办法,但看到笔划中墨色的变化与交笔处的关系了么?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这是复制品,抱歉,一切均欠奉。可见更高的锐度并不总代表更丰富的信息量。

前些日说起乾隆同志的题字到底多余不多余,我看还是留着好,最起码可以拿来比较嘛。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黄庭坚墨迹 上册)B" />

 

再来两张新编题首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很多战争在开始的同时就结束了,可延续的优势会随着规模扩大演变成一边倒的结果。题首如此,主帖亦同。

我们来看几个单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新编,看笔划中纸旧化的细节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故法,如雾里看花,让人难辨是印刷的网纹还是纸上的真细节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复制品,几近实心的

 

再看一个(本来我一直担心这些差别拍不出来,看到片子我才放心,相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新编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故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复制品

 

三例: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新编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故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复制品

 

图上已经很清楚了,无需我再多说。

新编的跋文效果也令人满意。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新编系列又一个不成文的隐藏定律,着落在放大版身上。

因两者图版素质一脉相承,凡放大版极精者,本帖一定是精品,反之放大版粗糙,本帖多也难堪。

大家看过薛绍彭《杂书卷》的放大页了,再看看寒山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骨头当然也是要挑的,此卷出了缩小页的图版裁切问题,前三行都被误裁了右下的部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法书新编”第十一辑(宋 <wbr>黄庭坚墨迹 <wbr>上册)B

做黄上的评论一直是憋着口气的,直到这最后一卷方得舒畅。

硬碰硬与故法和复制品这两个口碑极高的系列较量,这种完胜在新编出版至今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当之无愧的95分。

 

小结一下,黄上以平均分来看并不出众,88.3分。但在偶等最佳控眼中,史上最强寒山子一帖可以构成必入之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