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新中国《史晨碑》明拓印本

标签:
碑帖汉碑印本史晨碑明拓 |
分类: 藏之法书 |
(2013-01-02原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2015-02-09全文修订)
史晨碑建国后的出版,尤其是近年出版颇丰,佳本陆续面市,如今已可窥损泐演进之脉络。
世存最早二行“不能阐弘德政”之“阐”字明拓本:
上海教育/柳原书店“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印国博藏蒋祖怡本,配后碑,可惜前碑残半,黑白原大,精;另有安徽美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原色印,亦佳,略放大。
其次十一行“出王家谷”之“谷”字本,仅两件:
1、上海古籍“翰墨瑰宝”印上图藏小墨妙亭本,仅前碑,原色原大,精。
2、故宫所藏龚心钊题签本虽未见出版,但有原色高清电子文件,含后碑。
再下为明末拓,旧称十一行“春秋行礼”之“秋”字本。此时期拓本出版极多,依底本时间早晚大致罗列:
由于“秋”字禾部上撇填描泛滥,以禾部下撇不连左石花、十二行“增异辙上”之“增”字日部中横未损为较早者。
1、长征出版社“历代碑帖精品选”印中国人民大学藏翁方纲本,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平平。底本为“秋”字本中最早亦最可靠者,“谷”字优于它本,十五行“周流应聘”之“周”字尚可见左上一角。
2、日本同朋舍“中国石刻大观”印原北京文物商店藏杜筱舫本,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精。
3、人美“中国碑刻全集”印北京故宫藏朱翼盦本,有填描,含后碑,原色原大,摄制一般;另有故宫出版社“历代法书碑帖经典”原色印略放大,摄影参差不齐。此拓“秋”字左侧虽略有填底,但无妨考据。
4、上海书画《书法自学丛帖-篆隶》改版后印原朵云轩藏张熙本,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平平。

5、文物出版社珂罗印张学曾本,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精。底本拓工较粗疏,虽禾部下撇不连左石花,但“增”字日部中横已损,是否有填描存疑,时间可能需略后移。另有文物12开、16开印。
晚些底本“秋”字禾部下撇已连左石花但横画尚存,“增”字日部中横已损但笔画右下位置尚存极小一方形石面,“周”字全损。
6、上海书画“中国碑帖经典”印夕红楼本,春字为移补,秋字疑似填描,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尚可。此本另有上海书店16开、河南美术《汉碑全集》、“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成都古籍书店“汉碑集萃”、武汉市古籍书店、西泠印社“法帖丛编”、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台湾艺文印书馆、韩国云林堂印。
7、人美“古代善本碑帖选萃”印沈曾植本,秋字疑似填描,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尚可。此册后碑为明纷欣阁本,现所见最早者;此前碑另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印。
8、日本二玄社“中国法书选”印三井本,含后碑,黑白原大,摄制精。
9、上海书画“中国碑帖名品”印上图藏徐乃昌本,含后碑,原色原大,摄制精。底本在一众明拓中时间最晚,“增”字日部中横笔画右下位置的小方形石面已不存,“阐”字单部中“田”已损右下角,下横笔损(其他明拓本单部中“田”完整,下横笔的上沿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