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碑帖出版物之五:西泠印社“碑帖善本精华”

标签:
拓本法帖册页文化碑帖 |
分类: 藏之法书 |
(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
仍然闲谈…………
上次谈了和“原色法帖选”别苗头的“翰墨瑰宝”,其实还有一个系列也算有争议的可以加入这个俱乐部,那就是今天要讲的西泠印社“碑帖善本精华”系列(封面上找不到这个称谓哈,要翻到版权页才看得到),我俗称它木夹子版。
总体感觉一句话:想法很好,执行不易。
这一系列令人惊喜的几乎全部采用原装本的形式(于是尺寸也很难统一),看得出来制作人是下了不少策划心思的:外纸套、封面封底采用原纹木板,内册页装;可是纸套胶粘易裂、木板偶有划痕、上帖的纸题签也易脱落,当页数多时册页边粘合处风干不充分欠平整,执行确实不够到位。我说的有点夸张,其实效果还是别具一格的。
内容够得上标准:所有拓本重新摄影,题签、跋全原大,彩色印刷,纸为哑光。摄影可说是这系列最大的优点,清晰度好,看起来很过瘾,只是后期制版时色彩对比度与饱和度调的偏大,缺点古旧气,有失真实。
此系列一个被人诟病的问题是选本,封面称原拓都来自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品,然而本子却非来自国图一家,也从天津博物馆等几家国有图书馆、博物馆中选了些,共出了15种。和早前出的梁启超饮冰室旧藏系列一样,印制水平不错但真正精本较少,大多为明、清时期拓本。再有,出版人对于版本说明过于潦草从事,甚至有的根本不提,反而经常会为临帖人提两句“注意事项”,未免有添足之嫌。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直接进入“楷迷推荐时间”:
《晋唐小楷集》:公平的说,这套小楷是市面合集中制作清晰度最高的,强过二玄社“原色法帖选”的《魏晋唐小楷集》,很适合临写,值得推荐。内收的拓本也相当丰富,多数来自于张廷济的旧藏,包括《宣示表》、《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整拓3种、少见的《唐周文遂墓志》整拓、虞世南《破邪论》2种,一次看个够。
《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两隋墓志合璧,俨然是市面出版的最佳版本之一。两本都是初拓(《苏孝慈墓志》“曰”下三点可见无跋、《董美人墓志》“承”字未损),墨色淡而清晰,唯一遗憾是略放大了。
柳公权《玄秘塔碑》:此本为南宋早本,制作还是很有诚意的,从印本的角度来说,可算建国后出版的仅次于两北宋本的善本,又是彩色重摄精印。何况玄秘塔的北宋、南宋拓既不像九成一样肥、瘦迥异,又不像皇甫一样断裂,只是个别字的损泐,风神基本无差。
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大戏最后出场…………褚楷最大字,开阖有度,拙劲更胜《孟法师》。采何元朗旧藏本,书中注是世存最善明初拓,但观诸考碑处大多合宋元拓本之特征,似应更早于明初,至少是已出版的此碑最佳版本。摄影令洇墨处清晰可见,此本如印成黑白版则一定有误临习者。强荐!
冲这几个本子,此系列还是值得收藏的。另外除了楷书,有些本子也很有参考价值,比如很多朋友喜欢的“墨皇”本集王圣教序等,就不一一罗列了。
系列中其他各本粗校结果:
曹全:断后本,清康熙年间拓
龙门四品:杨大眼、魏灵藏为乾隆时拓,始平公为未铲底时拓,孙秋生为光绪末拓
麓山寺:南宋黄仙鹤未泐本
三坟记 城隍庙:三坟记清中晚拓,城隍庙有字略泐旧拓
李思训:南宋李国松本
张猛龙:晚明拓
袁安 袁敞:袁安为初拓,袁敞为断后本
铎山:清乾隆后拓
石门:清中前期拓
皇甫君:断后的明末清初“丞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