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挣不携号专网的钱吗?

(2010-08-26 13:16:59)
标签:

sip

携号转网

it

分类: 网界评论
      看了这个携号转网的报道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20331.htm 我觉得国家现在的实验方案应该说对用户的帮助有限,能有人站出来挣这份儿钱吗?
       对于186的诱惑,我第一次顶住了,但是以后是否能够顶住呢?我不知道。还好很多人说186即使在北京信号也不是很好。不过我还是很想用WCDMA,但是担心的还是换号码比较麻烦。期待已久的携号转网,我看难以令人满意。
       但是其实真的需要携号转网吗?
       几年前为了测试简单研读过SIP协议,这是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软交换的一个核心协议。其实SIP里,比如你去配置sip的交换机,每个人的标识其实是一个类邮件地址的东西,比如我就是 rongyu@sina.com ,这个标识可能对应多个号码或者理解为物理的号码,比如我的手机、座机或其他手机。而电话打给我的时候,呼叫控制服务器会看一下如何映射,映射到那个号码上,或者几个电话同时都振铃,或者说根据策略选择性的有电话振铃。这个应用在很多企业的IP PBX上都比较普遍了。

其实我们手机上的电话簿也是以人为标识的,如果一个人有多个号码,一般有个默认优先的号码可以拨出。其实跟SIP等软交换体系在用户侧是类似的,因为用户其实关键是针对人关心那个人,其次才是选择号码。做法区别是,手机先做了人和号码的翻译,而软交换则是在系统上做翻译,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发出信令前,一个是发出信令后做的。

按说,用户最发愁的就是自己在转网的时候号码会变,会被别人记不住或者丢失。

我觉得技术上是可以做一个虚拟运营商,他们提供实际的号码的解释服务的,用户可以在网上设置一个账户,设置他的几个网电话,比如手机、座机、单位电话。别人可以呼叫他而不关心是呼叫那个电话。比如有个运营商和新浪、sohumsnQQ合作,给他们提供接口。比如我在微博上看见了丁磊,我也不知道他是用天翼189还是全球通139,我就点击一下,然后虚拟服务商的呼叫服务器收到信令,根据丁磊的设置,要不两个电话都振铃,要不就一个电话振铃。丁磊选择性的接电话。

我估计国外类似的业务如果有至少应该有个4-5年了。技术已经很早前就成熟了。问题的核心是政策。

但是我觉得其实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也符合趋势。

第一、互联网进入应用和微件时代。门户网站其实不排斥有其他人给他们提供新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二、这样的服务对所有的运营商都有好处,不用强制携号转网,有可能几个都共存,都共赢。就像处理好的一家人,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相安无事,轮流那啥一样。

第三、虚拟服务商最合适做这个事情,雨露均分嘛,且让谁哪个运营商来做,哪个网站来做其实都不合适。同时虚拟服务商不会抢任何人的风头,毕竟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还是在一些特定场合和特定人群身上。即使是特定人群,也不可能随时都使用这个服务,毕竟他们很少会去拨一个邮件地址的。SIP的IP电话系统也是在点击呼叫的时候才这样用。很多情况下还是拨打分机号码。而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更不会用这个服务,还是更忠心于他们的服务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