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云计算的好处,让IT采购不再格格不入
(2010-01-14 16:24:43)
今天上午采访思科的梁永健,突然有个想法萌生,记了下来,就是搞云计算的一个好处,就是让IT采购不再格格不入。也许我说的不对,不过也算个想法。
IT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就是生产资料,如同原材料,如同资金等等。从我这个层面来说,投资IT还是和其他的生产资料有些区别,多多少少有些很难和你的业务规划很好的匹配在一起。比如造汽车的同志们,会知道明年要产量到一个什么规模,大致知道要采购多少轮胎、钢材、油漆、玻璃等等,会做一些冗余。投资买了这些东西,会有多少产出,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对于一些汽车类企业来说他们的CFO还有业务的负责人都是能够比较准确的估算出来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IT并非主营业务,需要投资多少,投资完了会产出多少,特别都让人含糊,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何况很多专业干这个的也未必能搞得清楚)。也许IT投资确实能够帮助企业运营上一个台阶,但是如果前期投资过大,他们心理也没底,更可况,买设备还能估算出来,买软件也能估算出来,但是运营这些需要多少人,实施部署需要多少时间,这就很难说了。
再比如说一些报纸搞互联网业务吧,到底投资多少在IT上呢?一年投多少够呢?这个问题对于一些搞纸媒出版的人来说心理都二乎,投多了,怕没产出,也怕投多了承受不起,投少了又怕没效益。投多少算多,可能有人一张口,三年1千万,妈呀好多啊!但是回头算算账,零敲碎打的投下去,三年其实也投了接近的数目,但是该做的却没做出来,没做出样子来。估计很多领导如果如此算账的话,心想如果有时间机器,还不如当初下定决心一把投入呢。但是对于纸媒很多经验丰富的人,很轻松就能够计算出来,出一本新的媒体,需要多少纸、多少销售费用,多少采编费用、市场推广需要多少费用,都很容易计算出来。
只买你现在要的,如果业务发展的好追加投资也就顺里成章。做业务预算的时候,能让IT这部分投资更接近于其他生产资料的购买形式,对于很多企业的决策层,可能下定决心就会容易一些。如果真的按照云计算所讲,软件、计算能力都可以采用类似于租赁的方式去采购,根据业务的发展推算一年所需要的计算量和软件费用,能够尽可能用相对成熟的功能套件,尽可能让IT投资的颗粒度变细,变得能够预测。但愿云计算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