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兵王应该看的一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008-01-06 18:57:39)
标签:

it

 

《士兵突击》里有一句话,是徐三多进入老A后袁朗对他们说的……你们这些兵王!出色的普通一兵就是王!我坚信这一点!在今天这样分工明确的社会里,任一机构、企业,管理者和普通一兵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但是,即使是兵王也应该看看这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着》。

管理者只是一个工种而已

       我是在douban黑客老王的读书目录中知道这本书的。看过以后,真是觉得相见恨晚,但是也庆幸在我32岁的时候能够看到这本书。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本经常读的书,常读常新。作为一本好书,我把这本书送给了我很多的朋友。这些朋友里有些是我的下属,有些人可能一生都只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认为管理花精力在人际关系上是浪费时间。正如开头说的,即使你想成为一个兵王,也应该看看这本书。正是德鲁克说的那句话。“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味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富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着。”我的理解是在一个知识型的企业里,其实每个工作者都是管理者。更何况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实际上还是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多说一句,管理是人人需要面对的事情,而管理者只是社会的一个分工,并不应该和地位、能力、财富划等号。在中国的社会里似乎并非如此,我也不能免俗……但实际上管理只是社会分工中的一员,在一个机构里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大家的地位都是均等的,只是管理者专职或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管理,兵王更多是有职业专长。搞清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搞清这一点,就会疑惑、费解,就不会真的愿意翻开这本书,真正去聆听德鲁克先生的教诲,不能理解管理是一种科学技能。

         坦言说我自己曾经困惑过,以至于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花了很多的心思去做管理。我觉得我未必适合做管理,而我还要去证明自己的管理能力。其实人生能够做好一两件事情,而且能够对世界有益就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我想我可能这样做是徒劳的,为了去论证一个没有解的方程式,而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 但是,德鲁克的这本书对一个知识型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有益的。

兵王为什么要看?

        为什么每个兵王都需要看这本书呢?也许我的本性不太适合做管理者,但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我最近在看圣经,这本书我应该是在夏天就看完了,我觉得德鲁克的很多话充满了哲理,堪称圣经。

        “有才能的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

       “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通过管理着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对‘体力工作’而言,我们所重视的只是效率。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所谓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德鲁克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时间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时间也是最特殊的一项资源。在其他各个主要资源中,资金一项实际上是相当充裕的。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了解到,制约经济增长与经济活动的,并不是资金的供给不足,而是对资金的需求不大。此外另一个限制因素是人力,但总还是可以雇到人才,尽管要雇用到足够的优秀人才并不容易。只有时间,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更不能以其他手段来获得的。”

      “人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改称并不太难,他们能检讨自己。可是昨天的成功,却能留下无尽的影响,远超出成功的有效期以外。

      “不管是在政府、企业,还是在其他机构,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有效的管理者对一位得力的人才,绝不会说”我少不了他,少了他,我的事就办不成了。”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管理者,换句话说,如果愿以贡献为目标,就必须是自己的“产品”——即他的知是为别人所用。”“要想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先让别人能了解自己。”

      “人都免不了一死,纵然他有再大的贡献,其贡献也因此有一定的限度。而一个组织,大体言之,正是克服这种限度的工具。

       “组织的好坏不是由天才来验证的。只有“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得组织。”

       “认识你自己”这句充满智慧的哲言,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真是太难理解了。可是,“认识你的时间”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管线和有效性之路。

        我把我读书中划线的话语摘了部分,这些话语看上去既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

        从我的角度看除了最后两章以外,所有的章节对每一个知识型企业的员工都是有益的。不论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明确自己贡献什么,到要事优先都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一个企业里,不知道自己要贡献什么,自己生产的产品对别人有什么帮助,相互之间的缺乏了解,直接降低了工作的有效性。

五条金科玉律:

      我把第一章里最后的几句摘出来,分享给大家,这是本书让我们考虑的东西。

       卓有成效的管理着,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已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决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地决策。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本来我还想写更多的感受,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再读一遍这本书,然后回顾一下去年工作的失误,考虑今年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