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此次由地震导致网北美、欧洲互联网通信中断,都是人为因素惹得祸,这第一个原因是缺乏更多的冗余光缆路径。从通信的角度看是欧亚陆路的光缆带宽不足。不像在太平洋底有多条大芯数的光缆电路。中国电信最近刚刚签约修建欧亚光缆,但仍是海底光缆。考虑到中国沿海正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碰撞地区,属于地震频发的地方。老实讲地质咱是一点都不懂,但是看看台湾、日本还有台湾下面的那些岛国,比如菲律宾啥的,国家介绍里要不就是地震多发地带,要不就是火山多发地带,基本上都不太消停。铺再多的光缆,只能乞求这些地方别一起震,或者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打假不会影响到太平洋和欧亚板块,否则的话,通往北美、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光缆很有可能一锅端都折了。我觉得这么修光缆的方法,就如同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颠全碎,所有的通信都得受影响。好好的欧亚大陆上却鲜见多路径、大带宽的光缆。可以查到的欧亚大陆的光缆电路信息并不多,而带宽在G级别,远远不如太平洋海底的光缆电路丰富。据说还在筹建一个从印度通过来得光缆,老实讲我也不放心,印度洋板块和咱们这块也不消停,否则不会挤出个喜马拉雅山啥的,但是总比没有强。为啥没有多条欧亚大陆光缆呢?按说咱这块还是相对比较结实的,因为在大陆上修光缆要穿过很多国家,就像修石油、天然气管道似的,修的时候钱绝对不少花,维护起来也一样。翻开世界地图,除了那条知名的草原走廊(今天也基本上不少地方被沙漠覆盖了),很多地方都不好走呀,又是山、又是沙漠、峡谷,还有无人区的,修起来不容易呀。维护起来更别提了。而路过那么多国家,组织大家集体挖沟就很难,但凡有些国家看着那么多电子商务靠这个搞成,想敲你一笔过路费,光缆两头的国家都肝儿颤。如此看来人为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叠加在一起估计修个欧亚大陆光缆成本得比海缆高多了。
突然想到,如果修了欧亚大陆光缆,不稳定的因素可能更多。比如海底光缆怕船怕地震,但是欧亚光缆怕政治。真的,举个例子,绝没有贬低穆斯林兄弟的意思。当初全世界都拦着塔利班别炸巴米扬大佛,人家不听就炸了。其实设身处地想想,人家就不喜欢不行吗?可以理解。但是,假如说路过的路上,哪个国家政变了,哪个国家有个反世界的坏分子上台了(兴许是被西方大国逼良为了娼),得人家也拍个电视片,然后靠驼队传出来,内容是,割断光缆。哇塞,全歇菜!
我又联想到了现在修光缆的思路有点像当初大航海时代。因为阿拉伯帝国、突厥人帝国阻断了欧亚通路,征收高额税款,直接影响了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的贸易。引用我们单位老大文山的研究成果,在欧洲,以吃肉为主,但是当时没冰箱,这肉稍微放放就臭,丝绸啥的是小,没有香料,欧洲兄弟们真是吃不好饭呐。得,路上不能走,只能在海上冒险,大航海时代开始了,千辛万苦、冒着生死拓展新航路从亚洲、美洲运金、银、丝绸、茶叶、瓷器,特别是香料过来。
今儿的光缆修造思路和当年大航海的思路空前的一致。没想到到了互联网时代,还是得尊古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