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是在市领导的“邀请”下才介入足球,解救濒临破产的申花。
一支足球俱乐部的衰落,在中超或者更早的甲A市场上,并不鲜见。几年前上海滩的中远俱乐部远走他乡,也没有引起多大惊动。目前申花俱乐部的“上海血统”在上海三支队中是最少的,但为什么申花俱乐部的衰落、不得不动迁,竟会引起上海滩这么大的反响,引起市领导的重视?毫无疑问,申花二字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因素。
绿地上来搞“去申花化”(不管是什么理由),引起了强烈反弹。在中国一些老板的思维里,如果一项措施引起激烈反弹,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听取意见因势改变,而是死扛:如果一有反对就改变甚至退却,威权在哪?以后听谁的?
因此,虽然绿地挂牌后反对之声如雷,我却对改变不抱多大希望。但是,绿地俱乐部却表现出不一样的谦逊态度,上周和球迷开了座谈会,解释了匆忙成立俱乐部时“去申花”的原因,这个态度是值得褒奖。
绿地过去介入足球不多,最多是在当时的西安浐霸队买个胸前广告,这当然与他们在西安的房产项目有关。匆忙收购申花俱乐部后,以生意人的思维,很自然地要最大化地注入自己的企业色彩,这点完全可以理解。如果绿地收购的是其他体育项目,大概不会有非议,但这次撞上的是足球,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问题的出现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想。
申花虽然近年来落魄,但申花二字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绝对不是负资产,从这次绿地俱乐部引起的事件上看,这个品牌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出绿地之前的想象。
绿地如果加上申花,会是什么样呢?联想收购
在座谈会上,俱乐部老板做出特别承诺,“在申花联盛俱乐部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在对俱乐部和球队不够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在征得中国足协和中超联赛相关部门认可的前提下,俱乐部会在适当的时候在俱乐部名称中加上“申花”。
以我看来,后两条是不成立的。至于第一条,在已经事实接收的情况下,俱乐部有没有申花二字,对前申花的遗留问题真有那么重要?
不管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这个俱乐部这支足球队在追随者的心里,永远是上海申花,因为建立在心中的那份信仰是无法磨灭的。
尽管如此,仍然要拜俱乐部老板所诺:
申花足球俱乐部,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