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为广州恒大高歌猛进世俱杯,士气高昂地迎战拜仁而喝彩时,申花队却收拾行李离开上海去了昆明。这一去是否回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中国一线城市的代表球队,这一夜冰火两重天。
上海和广州在中国足球历史上,绝对是最有渊源的。上海人津津乐道的球王李惠堂,当年也是从南粤出道,在上海出名的。而中国足球南派和海派的迥然风格,更是这两座城市为代表的。
1994年开始的职业足球,南派的足球有两支,广东宏远队和广州太阳神队。但谁也不会否认,相比人高马大的广东宏远队,以彭伟国、胡志军为首的广州太阳神队更显示和传承了南派足球的细腻风格。
20年的职业联赛,也是中国足球职业道路发展的里程表。申花盛于职业联赛前半段。当以政府之手为依托,强大的国企为后盾的申花在甲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广州恒大打遍亚洲无敌手,而曾经气呑山河的申花却快速下滑----当政府之手抽去时,申花的腰便直不起来了。
上海和广州,真是两座个性鲜明的城市。当上海陆家嘴又骄傲地耸立起一座中国之最“上海中心”时,那一边的彭浦地区,却在扫荡着极受市民欢迎,却又影响了
还是回到足球。可叹如今的申花,早已失去了当年巨大的号召力,只能栖身于在一个游戏小王国里喘气。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失去了财大气粗的国企不计得失的金元输入,你会突然发现这座拥有
历史是一面镜子,广州恒大的崛起和发展,申花的盛大到衰败,都映出了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职业足球是生长于市场经济这棵大树的。这棵大树是它所依附,所呼吸,所成长,所常盛的生命线,离开了这条生命线,所谓的百年俱乐部,不过是一时的兴致,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恒大的兴起和申花的陨落,其实也反映了市场转型期,两个不同经济体的不同走向。可以断言的是,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各个角落更加努力发展时,中国职业足球也会发展得更纯粹,会有更多恒大、富力、阿尔浜等俱乐部涌现,那才是中国职业足球的春天。